让《马原课》变得“美美哒”---访天津市第十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孙琳琼

21.11.2016  19:39

说起马克思主义原理这门课,多数人的记忆中都会出现“背诵”、“枯燥”、“定义”等关键词。但是有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的课,让每一个听过的人都觉得“没有说教式的灌输,只有吸取知识时的美的享受”。这位让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变得“美美哒”的老师就是我校青年教师孙琳琼。

在刚刚结束的天津市十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上,孙老师荣获文科组一等奖,许多人说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意料之中”的背后怎样的故事,她又是如何通过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变得人人称赞“美美哒”的?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孙琳琼。

从“不会讲课”到“让人听不够”

“我不是师范科班出身,也许在专业知识储备上具备优势,但是教学方法上还存在着欠缺和不足。我认为,比赛是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于是,孙老师开始报名学校的各种和教学方法相关的培训和竞赛,在一次次“疯狂竞赛”中,孙老师“逼迫”自己挖掘自己的潜力,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参加了学校的板书比赛,我才知道板书还可以这么写;有的老师的板书简直可以说是一件艺术品!参加了多媒体课件比赛,我才知道课件也可以做得这么好,作为同时竞争比赛的我都被吸引了注意”。比赛结束后,孙老师开始努力弥补自己的“短板”,投入精力设计美观实用的板书,并且逐渐改变课件的风格,由繁入简,课件上有图的就没有文字,或是有文字就没有图片,文字字数绝不超过20个字。“我觉得板书和课件改善之后,同学们的注意力和短时间记忆力都得到了改善。”

“参加的比赛越多,我发现我越不会讲课,自己表达能力强的优点慢慢成为了一种桎梏。以前的讲课只是单纯的在“讲”,是一种“演讲”,参加过比赛以后,才慢慢发现讲课也是需要设计的,从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去发现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私下也做了很多功课”。说到这里,孙老师向记者展示了她的“宝贝”:一本写的密密麻麻的笔记。笔记上是孙老师利用平时的时间思考教法和请教其他老师时留下的痕迹。无论是教研室开会还是给孩子开家长会,只要一有灵感,她就在这个本子上记下来。“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再向其他的老师取经,学院里冯石岗老师、李红卫老师、苑帅民老师都受过我不同程度的骚扰,也确实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上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帮助。”

比赛不是看中获奖名次,而是在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讲课方式。每一次的比赛,她都是对自己课堂设计的一次磨练和提升。在本次教师基本功大赛讲课结束后评委打分环节,有个学生评委说到:“孙老师讲课太棒了,简直完美。如果非要让我说出其中的一个缺点,那就是‘还没有听够!’”

我们琼姐“美美哒”

“琼姐上课总是笑的很开心,特别亲近、特别亲切,没有一点距离感,有什么困惑也愿意和她说。琼姐课后给我们出一些专业知识点题目的方式特别好,回顾了知识,还为考试奠定了基础,我现在复习考研对这门课信心特别足。”学生王天宇一连串的“特别”的介绍,让记者感受到学生心目中那位亦师亦友、总是挂着“美美哒”笑容的“琼姐”的教学和人格魅力。

  “我以前仅仅把教学当成讲课,认为讲完课教学也就结束了。”孙老师谈到,“幸运的是,在与老教师们沟通中,我彻底改变了这种想法。” 学院许多老师对孙琳琼教学风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帮助。80多岁高龄的李增仁老师,仍然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他经常带着学生一起在东院桃花堤的河边,边走边谈心边讲课。“我认为只有和学生多沟通,真正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被真正称之为一名好的教师”。在这种教学思想的启发下,孙老师正在考虑针对各个学院的教学,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学与不同的专业内容相结合。目前在对外语学院的教学中,孙老师已经在尝试着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学中加入外语成分,让这门课既有“传统”,又有“创新”,还能得到广大同学的认可。

“相对于传授具体的知识,一个教师的价值更在于调动起学生们学习的力量。”因此,在教学中孙老师特别注重课堂讨论的部分,鼓励同学们积极讨论,再由自己进行课堂总结。孙老师说道;“在学习唯物主义时,曾经有一些学生对马克思哲学的一些观点持反对意见,我会结合他们学习生活中实际遇到的具体问题,去推进一些哲学观点。在全班同学对此进行激烈的讨论之后,课后学生来跟我说,现在他才真正认识到唯物主义是有道理的、是对的,我当时特别受感动。哲学这门课只有和学生们进行了思想上沟通的时候,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正是在这种充满了思想碰撞的课堂上,才能把枯燥的马克思原理课程变得“美美哒”。

除了课堂上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孙老师仍然不忘“紧跟潮流”,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在学校的网络平台上,有很多学生给孙老师留言,她每次都逐条进行回复。有位同学留言说:“琼姐,你有没有开选修课啊?我要去选你的课。”看到这句留言时,孙老师笑道:“他们就是看我好说话,一点儿都不害怕我。”正是对沟通的重视使得孙老师广受学生们的欢迎。孙老师带的第一届毕业生白琳说:“琼姐就是美美哒,我们都爱她。”

“只有内心‘丰盛’,才能传递正能量”

在孙老师的家里有整整一面墙的书,孙老师曾写过的论文,论文参考文献里提到的所有书目,都可以在家里的书架上找到。除了哲学方面的,孙老师还有很多文学、心理、教育类的书。她最钟情安妮宝贝的作品,从最早的《八月未央》到最近的《得未曾有》都有收藏。“安妮宝贝的文字会让人感受到她就是真实地活着,只有内心‘丰盛’,才能把能量传递给别人。”

家住东丽,上班却在北辰,每天驱车几十里来到学校,一周之中除了完成三天的教学任务,还要挤时间做科研。“教学和科研其实并不是一对矛盾,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入职以来,孙老师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哲学审美维度研究》、指导学生获得“调研河北”河北省一等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河北省一等奖……

“现在回家连儿子都埋怨说妈妈只喜欢学生和工作,不喜欢我。”在谈话中孙老师的声音是沙哑的,包里还装着治疗嗓子的药。“我现在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有时候工作到一两点才去睡,特别困的时候,就先睡一会儿,后半夜起来工作。现在很多人会比较在乎付出和收获的比例,我更注重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一种对自我的超越,这大概就是哲学带给我的收获吧。”  

本硕博十几年的哲学生涯,让孙琳琼对于人生的价值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所有的劳动并不是为了什么,所有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喜欢的,这就是美的本质。物质的追求总会使人受困其中,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却千金难换。大学的生命不是大楼而是大师,若大师有了,大楼也就自然有了。”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申请国家第三批重点马院建设项目,孙老师的工作生活也更加忙碌了起来。在接受完采访后,还有两节课等着她讲授。但是,在这张“美美哒”的脸上完全看不到疲惫的神情,她认真对待她的比赛、课程、研究和生活,并且始终乐在其中,享受其中。

  美是比赛中风神秀丽、神采飞扬的“成长者”;美是教学中谆谆教导、诲人不倦的“授渔者”;美是生活中亦师亦友、温柔可亲的“真实者”。这就是我们“美美哒”的“琼姐”——孙琳琼老师。


孙琳琼老师


孙琳琼老师与学生们

文章撰写:于巍 、宋三妮、王倩

采访:康润亚 张博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