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移植器官 何时不耽误在路上

13.10.2015  10:47

苦等数年,一个捐献的器官就是一道生命的曙光;生死竞速,路途的耽搁却导致希望成了泡影……你是否知道,这样令人痛惜的场景,已成为当前国内器官捐献及移植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国器官转运存在保存时间短、不确定性高、沟通机制不顺畅三大难点,如何修补软肋,建立起器官转运民航绿色通道,使之成为关乎生命、关乎爱心、关乎尊严的拯救通道,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爱心捐赠的器官,有多少耽误在路上?

一则携带捐献肺源医生因迟到被拒登机的消息成为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的一大热点新闻。10月4日凌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的团队在广西接收爱心捐赠肺源,准备从广州飞无锡,但由于高速路上堵车,赶到机场时距起飞还有15分钟。尽管提前跟南航客服人员沟通过,但现场值班人员仍拒绝让团队登机。事后南航已正式致歉,但器官转运面临的难题由此也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

实际上,此次陈静瑜团队的被拒经历,只是他们近年来国内器官转运中遭遇的众多波折中的一个。

每年我国仅有约1万人能够获得器官移植手术机会,而器官衰竭患者数以百万计。在器官资源如此稀缺的情况下,如何迅速将分配的器官转运到移植医院显得尤为关键。”陈静瑜说。

根据陈静瑜统计,2014年全国共有1699名心脑死亡病人选择了器官捐献,成功应用了4548个器官。一个供者理论上应有8个器官可以利用,但目前我国仅用了2.5个器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器官无法快速转运。

器官转运的艰辛,谁人知?

与一些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公民器官捐献意愿低,器官资源极为稀缺。为了保证器官捐献后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供受体的选择与分配不是人为决定,而是由“计算机器官网络分配系统”进行分配。不过在分配之后,器官却马上要遭遇转运的难题。

——保存时间短。据了解,摘取后的脏器需要十分苛刻的冷藏环境,运输途中不能剧烈晃动,并且时间间隔越短越好。比如,留给肺部的最佳转运时间只有6个小时。

——不确定性高。从开始接受器官开始,医生就要准备随时应对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据了解,以这次广西捐献者为例,2日接到通知,本来打算3日实行手术,回无锡的机票也已订好。但逝者家属决定从外地赶过去看最后一眼,手术日期于是往后推迟一天,机票也随之改签。

此外,高速堵车,飞机延误,甚至雾霾天气,都有可能对结果造成影响。

——沟通机制不顺畅。黄医生说,自己经常要为团队协调航空公司器官转运事宜,有些航空公司之前打过招呼后就配合得好,但有些也要取决于值班人员的应变能力及是否热心。由于没有固定联系人,不少时候会遇到航空公司客服电话打不进去的情况,这时团队即使正携带着器官,也只能干着急。

采访中,一些医生表示,在器官转运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烦心事。比如,除民航局规定的相关证明外,曾遇到有航空公司要求提供一份器官防疫证明,但有时摘取器官是凌晨,到哪里去找防疫部门开?

建立民航绿色通道,

有多难?

在经历了此次生死营救后,陈静瑜以移植医生和全国人大代表的双重身份,呼吁为器官移植开辟转运绿色通道。

陈静瑜表示,在美国,航空器官运输有一整套的专门标准,确保供体器官能有效地送往目的地。更重要的是,美国拥有全世界70%的私人飞机,器官运输主要由私人飞机、直升机等完成,确保运输效率。

目前,国内也开始有一些公司提供器官转运的包机服务,但费用高昂,大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受访医生表示,在我国现有国情下,器官长距离转运需要高度依赖于民航和高铁。高铁准点率较高,不确定性比民航要低,但耗时较多,因此建立民航转运的绿色通道显得尤为必要。

一位受访航空业内人士表示,由卫生、民航等相关部门协调出台规范性文件,是治本之举。而在此之前,航空公司也可以在现有规则许可范围内,本着人道主义的原则最大限度提供便利。

(新华社广州10月12日电)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