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临床科研“中国优势”

19.02.2019  13:30

  去年,第四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名单公示,18家医疗机构入围,涵盖九类疾病领域。自2012年以来,科技部会同军委后勤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部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携手已在11个疾病领域分3批建立了32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作为备受期待的临床医学研究国家队,这些中心背负着什么样的使命?目前有哪些收获和思考?又在描绘着怎样的健康蓝图?

  瞄准重大疾病、疑难病、慢性病,聚焦填补空白、替代进口、精准医疗,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自2012年起陆续成立,致力于整合临床医学研究资源,开展大样本临床循证研究、转化医学研究和防控策略研究。基于目前建成的32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覆盖全国20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的专病防治创新协作网络已初步建立。协作创新是其最为亮眼之处。

   定好位, 连接“点”“线”形成“网”

  临床研究一度是我国医学科技发展的薄弱环节。

  “过去我们研发晚于发达国家,现在局面已大有改观,但又出现了部分新药研发在中国、临床试验在国外的情况,总是晚一步的尴尬让人心忧。”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主任、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深有感触,“拿生物医药领域来说,产业急速发展,临床有巨大需求,如何使产品能更快进入临床服务公众,这‘最后一公里’恰恰是目前的瓶颈。设立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国家战略,其重点就是要满足临床研究需求。”

  “如何将产学研转化做好,中心的定位很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钟南山认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定位应该做到“顶天立地为人民”,“顶天就是要在国家疾病防治急需的领域,紧盯国际前沿理念及技术;立地就是要研发适合国情的疾病诊治防手段和药物;为人民就是要致力于提高国民的身体健康水平”。

  钟南山表示,中心要注重两个转化、两个推广,即“基础研究向临床研究的转化,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的转化;临床研究的成果要能够转化为可推广的产品,形成的疾病诊治先进经验和适宜技术要能够向基层推广”。

  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医院)主任、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看来:“中心本质属于科研平台,要在相关疾病防治领域进行体制与机制创新,充分调动资源,形成临床研究网络,建立完善临床研究高效、可行的运行机制和规范,从国家层面前瞻性、针对性地解决疾病防治中的关键科技问题。”

  “对临床科研工作者而言,在发现临床问题并将它转化为研究课题后,即可借助国家临床研究中心专业团队的力量,帮助他们完成后续的研究设计、数据采集、统计等一系列工作。”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天坛医院)副主任、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强调,这可以让临床科研工作者节约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王拥军还表示,国家临床研究中心专业人员和良好的科研流程,能够为科研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保障,让研究符合国际现行的游戏规则,减少研究者走弯路的风险。

  立足特色,集中力量办大事

  我国拥有丰富的临床资源,但既往开展的临床研究以小规模、单中心为主,研究的结果对提升临床诊治水平贡献有限。覆盖全国的协同创新体系的陆续建立,充分发挥临床数据的“中国优势”,为大队列研究夯实了根基。

  从三级专科医院到基层社区医院,从25个核心研究小组到全国百余社区,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已建成了“自上而下、由点及面”的多层协同研究网络。“有了这个网络,我们建立起覆盖45万人群的代谢性疾病生物样本库,对全国代谢性疾病的基本状况进行摸底,进一步明确了疾病的危险因素,完善临床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建立疾病早期防治及适宜技术推广网络,提高中国人群代谢性疾病的早期综合预警能力,节约公共医疗卫生开支。”宁光介绍。

  2018年,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不同地区的协同研究单位,启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健康队列研究。目前,已完成羌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人群的问卷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

  “开展这项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不同民族间,基因组学、饮食生活习惯、菌群等情况的不同对健康状况的影响。”该中心执行主任董碧蓉教授表示,相关研究期望能从大健康的角度产出研究成果以指导提升地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同时发现具有成果转化价值的潜在研究方向。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解放军总医院)主任范利介绍:“老年患者普遍存在一体多病、多药共用的‘共病’现象,我们中心率先联合协同网络单位编写《2018中国老年疾病报告》,统计分析了30个省(区、市)的39万余例老年患者近10年的临床数据资料,对老年患者疾病谱变化、多重用药以及医疗支出等进行深入分析,目的是为老年共病患者的防治研究提供客观指导,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目前,中心还协同海南省开展岛内“百岁老人生物样本临床数据采集工作”,已收集1000多位百岁老人的临床样本和临床资料,为老年功能退化、长寿等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共享集成,辐射带动整体提升

  高质量临床研究需要高质量的数据库。王拥军介绍,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坛医院)搭建开放共享的“国家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数据来源是4个国家级脑血管病登记研究平台。“数据库面向所有成员单位开放,成为名副其实的科研富矿,使国内多个研究团队完成了优质研究。有了这个数据库之后,该中心连续4年成为《Stroke》杂志单中心发表文章数量冠军。”

  信息共享的关键在建章立制。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王小平介绍了他们中心出台的规定:数据所有权归各单位、教研室、个人,分别建立云端数据库储存并备份到医院独立服务器;公共项目产生的数据所有权归精神病学科,项目执行人按贡献大小有首次优先使用权;成果共享时参与者据贡献比重给予相应的共享奖励,比如奖金、科研经费、文章署名等;共享前要签订协议书防止出现纠纷……“管理人员发现线索可牵桥搭线,促进机构、团队、个人间的合作,使研究数据发挥最大效益。”王小平说。

  国家中心作为“职业队”,还要通过协同将临床科研的业余选手培养成职业选手。借力“互联网+”,培训交流效率明显提高。王拥军介绍,自2015年6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App上线以来,用户总量涵盖全国近2000家医院2万余名医务人员和科技工作者。

  根据《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发展规划》,到2021年,我国将建成100家左右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现主要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全覆盖。针对中心建设,2019年1月举办的全国卫生健康科教工作会强调,要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持需求导向,强弱项、补空白,不断完善规划布局,增强发展后劲。

成果转化渐成气候
  我国医疗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参差不齐,卫生厅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