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进行时:重庆市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见闻(下)

30.07.2014  11:29


各项保障促改革落地生根

——重庆市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见闻(下)

  重庆市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当前正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思想、组织、机制和措施等方面的保障成为改革取得成效、落地生根的关键因素。

  据了解,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市委书记孙政才多次作出批示,市长黄奇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改革工作并进行安排部署。为加大改革力度,市委、市政府还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纳入重庆市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

  “早在2013年6月1日,重庆就已经在6个区县和3个微企孵化园开始改革试点,取得一定的效果。”重庆市工商局局长黄波告诉记者,“所以,重庆全面实施改革也较早。

  全面实施改革以来,重庆市工商局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与改革相适应的配套机制。通过发布改革政策解读、召开新闻发布会、在线访谈等形式,该局在社会上大力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舆论氛围。同时,各级登记窗口加强对干部业务的培训指导,确保人员业务能力跟得上、落实政策不遗漏。“下半年,我们还计划举办3次登记业务骨干培训班,针对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集中讲解。”该局一名干部说。

  全市工商系统还增配了窗口人员、增设了叫号系统、延长工作时间,以更好地满足改革后公众高涨的创业需求。江北区工商分局注册科副科长邓玥告诉记者,和其他分局一样,在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该分局筛选了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登记窗口,建立完善了窗口工作人员学习制度,确保干部思想到位、能力提升,保障改革顺利进行。

  与此同时,重庆市工商局开展了省级登记机关核名权下放试点工作,逐步将企业登记权限,特别是公司登记权限下放至有条件的工商所。在各区县试点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公章多证联办、并联审批登记制度,将办结时限缩短为2到3个工作日。

  如何做到“宽进”后的“严管”?用现代化手段做到对信息的充分利用和实现政府各部门间信息的共享、互联互通是一个关键环节。

  重庆市工商局专门成立了情报处,通过搭建情报信息工作平台,逐步实现从靠举报、等案源的被动工作方式向搜信息、挖情报的主动出击转变。“新设的情报处虽然只有七八名工作人员,但所用的电子取证设备很先进。情报处还有社会监督员为我们提供各类情报。”重庆市工商局副局长单衍华告诉记者。据统计,该局上半年共搜集各类情报1906条,案件转化率达53.1%。

  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先照后证信息抄告工作机制也在重庆市各部门间建立起来。如通过信息抄告机制,工商部门为食品经营户办理了营业执照,经营户的信息就能及时转到食药监部门。“改革以来的半年时间,我们为3000多户食品经营户提供了先照后证办理服务。改革以后,部门之间相互协同,我们的监管理念也从以前的重许可、轻监管,向监管许可并重转变。”重庆市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强调了“协同”这个词。

  重庆市烟草专卖局有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达了协同的重要性。他说,这次改革将烟草零售环节的审批改为后置,市烟草专卖局专门成立信息中心联络小组,加强与工商等部门的配合、协同,确保改革政策在烟草专卖市场监管领域落实到位。

  重庆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更突出显示了部门间协同作战的重要性。重庆市工商局信用处处长张俊林表示,重庆市搭建的企业联合征信系统涉及65个成员单位,这确保了信息征集的广泛性,而今后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的建立,则将更好地实现企业“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目标。

  重庆市编办有关负责人这样评价工商部门的工作:“在落实改革政策方面,市工商局的牵头作用发挥得好,各项措施扎实有效。

  改革,正将重庆市政府各有关部门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把改革不断推向深入。

                                                                                                                                                          来源: 中国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