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 
 村庄绿化工作验收办法 
  
为确保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村庄绿化工作圆满完成,根据《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基层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冀办发〔2014〕1号)、《2014年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基层建设年活动)项目建设指导意见》(冀农提〔2014〕21号)和《关于印发2014年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基层建设年活动)村庄绿化工作方案的通知》(冀林字〔2014〕27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验收办法。
 一、验收范围 
2014年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重点村村庄绿化完成情况。
 二、验收指标及分值量化 
根据《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绿化标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村庄绿化验收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任务完成率、成活率3个大项,9个小项。
 (一)绿化覆盖率(60分) 
       坝上地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山区、丘陵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平原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沿海地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且以乔木为主,林木分布均匀,林相整齐、长势良好。达到以上标准要求得60分,覆盖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扣2分。以乔木为主,林木分布均匀,林相整齐、长势良好各得2分,否则各减2分。
        (二)任务完成率(20分) 
1.环村林建设(8分)。环村林带90%闭合且形成50亩以上片林的,得8分,闭合程度每降10个百分点扣1分,片林每少10亩扣1分。
2.街道绿化(4分)。街道宜绿化部分全部绿化,绿化率100%,得4分;每降10个百分点扣1分。
3.庭院绿化(2分)。80%以上的农户和单位的庭院及房前屋后适宜绿化的地方全部绿化的,得2分;每降10个百分点扣0.5分。
       4.隙地绿化(2分)。村庄内的空闲隙地、废弃宅基地等适宜绿化地块全部绿化,绿化率100%,得2分;每降10个百分点扣0.5分。
       5.沟渠坑塘绿化(2分)。村庄周边所有沟渠、坑塘可绿化部分全部绿化,宜绿化地段绿化率100%的,得2分;每降10个百分点扣0.5分。
       6.公园绿地建设(2分)。建有公园绿地的,得2分;未建公园绿地的,得0分。
        (三)林木成活率(20分) 
       1.成活率(15分):成活率95%以上,树木长势良好,得15分;每降1个百分点扣0.2分。
2.林木管护(5分)。管护制度健全,有专兼职管护人员,责任落实到位,得5分;有管护制度,但没有专兼职管护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得3分;既没有制定管护制度,又没有专兼职管护人员,得0分。
 三、验收程序和方法 
村庄绿化验收按照县级验收、市级核查、省级抽查的方法进行。
 (一)县级验收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县提升办,对本辖区内所有省定重点村村庄绿化情况逐村验收打分,并评出合格(80分以上)、基本合格(70—80分)、不合格(70分以下)三个等级。县级验收结束后,将验收报告及各有关村绿化总体情况及评分表(附表1)报各设区市。定州市和辛集市直接将验收情况及各有关村绿化总体情况及评分表报省林业厅。县级验收必须在11月底前完成。
某县得分=该县所有省定重点村得分之和/该县所有省定重点村个数。
 (二)市级核查 
设区市林业局会同市提升办,对辖区内各县(市、区)省定重点村的村庄绿化情况进行核查,核查村数不得低于本市省定重点村数的15%,并确保每县(市、区)至少有1个。核查结束后,将核查验收报告报省林业厅。报告包括验收工作组织开展情况、村庄绿化任务完成情况、核实情况、主要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各有关县(市、区)村庄绿化总体情况及评分表(附表2)等内容。市级核查必须在12月底前完成。
某市得分=该市所有省定重点村得分之和×核实率/该市所有省定重点村个数。
 (三)省级抽查 
省林业厅会同省提升办,对全省省定重点村村庄绿化情况进行随机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全省省定重点村数的5%,省级抽查的重点村不与市级核查重点村重叠。省级抽查原则上按照地域方位,每个设区市抽取3-5个县(市),每个县(市)抽取3-5个村庄现场查看绿化情况,对市级核查结果进行核实。省级抽查工作于2015年1月底前完成。省级抽查结束后,形成抽查评价报告。
 四、有关要求 
各地要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以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精神,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组织实施好村庄绿化验收工作,确保验收结果客观公正、真实可靠。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逐级上报,并限期整改。各地要总结好的经验,表扬、推广和宣传先进典型;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的要给予通报批评,视情况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附表:1.              村绿化总体情况及评分表
           2.              县(市)村庄绿化总体情况及评分表附表1
 ______村绿化总体情况及评分表 
  
| 内容 | 得分 | 
| 村庄类型(坝上、山区丘陵、平原、沿海) |  |  | 
| 绿化覆盖率 | 村庄绿化覆盖率
(60分) | 村庄面积(亩) |  |  | 
| 村庄绿化面积(亩) |  | 
| 村庄新增绿化面积(亩) |  | 
| 村庄新增绿化株数(株) |  | 
| 村庄绿化覆盖率(%) |  | 
| 任务完成率 | 环村林建设(8分) | 环村林长度(公里) |  |  | 
| 绿化长度(公里) |  | 
| 绿化面积(亩) |  | 
| 植树株数(株) |  | 
| 闭合程度(%) |  | 
| 街道绿化(4分) | 街道数量(条) |  |  | 
| 绿化数量(条) |  | 
| 绿化面积(亩) |  | 
| 新植株数(株) |  | 
| 绿化率(%) |  | 
| 庭院绿化(2分) | 庭院个数(个) |  |  | 
| 绿化个数(个) |  | 
| 植树株数(株) |  | 
| 绿化率(%) |  | 
| 隙地绿化(2分) | 隙地数量(块) |  |  | 
| 绿化数量(块) |  | 
| 绿化面积(亩) |  | 
| 植树株数(株) |  | 
| 绿化率(%) |  | 
| 沟渠坑塘绿化(2分) | 沟渠坑塘数量 |  |  | 
| 绿化数量 |  | 
| 绿化面积(亩) |  | 
| 植树株数(株) |  | 
| 绿化率(%) |  | 
| 公园绿地建设(2分) | 公园个数 |  |  | 
| 绿化面积(亩) |  | 
| 植树株数(株) |  | 
| 绿化面积(亩) |  | 
| 植树株数(株) |  | 
| 林木成活率 | 成活率(15分) | 成活率(%) |  |  | 
| 林木管护(5分) | 有无管护制度 |  |  | 
| 合计 |  | 
  
    
附表2
 ______县(市、区)村庄绿化总体情况及评分表 
    
  
| 内容 | 得分 | 
| 村庄类型(坝上、山区丘陵、平原、沿海) |  |  | 
| 绿化覆盖率 | 村庄绿化覆盖率
(60分) | 村庄面积(亩) |  |  | 
| 村庄绿化面积(亩) |  | 
| 村庄新增绿化面积(亩) |  | 
| 村庄新增绿化株数(株) |  | 
| 村庄绿化覆盖率(%) |  | 
| 任务完成率 | 环村林建设(8分) | 环村林长度(公里) |  |  | 
| 绿化长度(公里) |  | 
| 绿化面积(亩) |  | 
| 植树株数(株) |  | 
| 有环村林村庄比例(%) |  | 
| 街道绿化(4分) | 街道数量(条) |  |  | 
| 绿化数量(条) |  | 
| 绿化面积(亩) |  | 
| 新植株数(株) |  | 
| 绿化率(%) |  | 
| 庭院绿化(2分) | 庭院个数(个) |  |  | 
| 绿化个数(个) |  | 
| 植树株数(株) |  | 
| 绿化率(%) |  | 
| 隙地绿化(2分) | 隙地数量(块) |  |  | 
| 绿化数量(块) |  | 
| 绿化面积(亩) |  | 
| 植树株数(株) |  | 
| 绿化率(%) |  | 
| 沟渠坑塘绿化(2分) | 沟渠坑塘数量(条、个) |  |  | 
| 绿化数量(条、个) |  | 
| 绿化面积(亩) |  | 
| 植树株数(株) |  | 
| 绿化率(%) |  | 
| 公园绿地建设(2分) | 公园个数(个) |  |  | 
| 绿化面积(亩) |  | 
| 植树株数(株) |  | 
| 有公园村庄比例(%) |  | 
| 成活率(%) |  | 
| 林木成活率 | 成活率(15分) | 有管护制度村庄比例(%) |  |  | 
| 林木管护(5分) | 有无管护制度 |  |  | 
| 合计 |  | 
  
注:1.庭院绿化面积折算:庭院绿化面积(平方米)=庭院绿化乔木株数×10(平方米)。
2.其他绿化面积按实际覆盖面积计算。
3.村庄绿化面积=庭院绿化面积+街道绿化面积+隙地绿化面积+沟渠坑塘绿化面积+环村林面积+公园绿地面积。
4.村庄绿化覆盖率=村庄绿化面积/村庄面积×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