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4支灾后心理救援队深入重灾乡镇展开救助

06.08.2016  14:40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把温暖和慰藉送到灾区群众心头

连日来,我市4支灾后心理救援小分队已深入井陉、赞皇、平山、灵寿、矿区等五县(区)15个乡镇37个村,入户120家,义诊、健康咨询、心理治疗400多人次,发放心理健康宣传资料3万余份,举办讲座12场,培训灾区卫生技术人员580余人。

暴雨洪灾过后,很多重灾区的群众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连日来,我市灾后心理救援小分队不辞辛劳、连续作战,深入各受灾县区走村入户开展心理救援和重点干预,用科学的知识、体贴的话语送去温暖和支持。

驱车3个多小时,记者跟随市八院心理救援小分队来到井陉县受灾严重的南峪镇贵泉村。一进村,专家们就向当地负责人和村医了解居民受灾、救援以及灾后安置等情况。随后便开始挨家挨户进行心理筛查和重点干预,同时建立个人心理档案。

村民赵爱英大娘今年84岁,洪水中她家受灾严重,亲人失散。见到医护人员到来,老人不停地哭泣、情绪有些激动,嘴里也在唠叨着。老人的女儿王玉梅说,这种情况从灾情发生后就一直持续。

面对这种情况,救援组的专家一面细心地安抚大娘的情绪,让其适当地倾诉和发泄;同时,通过肢体接触等方式,让大娘感到温暖。大娘情绪稍稍稳定下来后,专家们及时疏解大娘的抑郁情绪,努力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来,同时为大娘开了一些适当的药物,嘱咐家人关心照顾老人。

带队的市八院副院长范彦蓉告诉记者,心理救援是灾后救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大灾难会使人产生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诸多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还会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和灾后创伤性应激障碍,这些疾病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对于年纪大点的群众,情况可能会更严重。而灾后专业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突然来临的自然灾害让很多人猝不及防,以致灾难过去以后,精神状态仍久久不能恢复常态。心理专家在重灾区入户巡诊时,就发现了不少这样的例子。

李先生是一位五十岁的村民。心理救援队入户巡诊时,记者看到他蹲坐在凌空的大木墩上,两眼呆滞地看着前方,眼珠一动不动,头上方就是一根摇摇欲坠的房屋横梁,十分危险。周围许多乡亲劝他快下来,这样太危险,他却充耳不闻,无动于衷。乡亲们说,他已经蹲在那里快3个小时了。

现场的心理专家尝试着走近他,并慢慢与他接触沟通。这位村民开始反复诉说往事:为了一家老小有个好生活,自己每天开出租十五六个小时,又开修车店修摩托车挣钱……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盖成的三层小楼和存有几十辆摩托车的车库,结果都被大雨一夜之间冲走。

听完讲述,心理专家对这位村民的情况进行了现场评估,认为他的状态属于灾后的急性应激反应。专家开始耐心地开导,运用专业知识为他实施心理疏解和干预,引导他面对灾难如何正确地放下、冷静地处理,进而勇敢地面对。慢慢地,这位村民的情绪得到了缓解,神态也逐步恢复了正常。

考虑到灾区范围广,居民多,而小分队力量有限,按照市卫生计生委的部署,心理救援小分队在巡诊干预的同时,注重做好对基层卫生人员心理干预技能的培训,组织和引导他们共同实施对当地群众的心理救援。

在赞皇县嶂石岩乡,小分队专家为卫生院工作人员及部分村医详细讲解心理救援知识及心理干预技巧。在井陉县辛庄乡,心理专家张素辉为32名基层医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教给大家一些心理减压、释放自我和调节情绪的方法,进而把这些方法传授给有需要的村民。在平山温塘、在井陉小作,哪里有受灾群众,哪里就有心理救援小分队的足迹。

最新统计显示,市八院组织的4支灾后心理救援小分队,目前已深入井陉、赞皇、平山、灵寿、矿区等五县(区)15个乡镇37个村,入户120家,发放心理健康宣传资料3万余份,义诊、健康咨询、心理治疗400多人次。举办讲座12场,培训灾区卫生技术人员580余人。

连日奔波、超负荷的工作,小分队的医生们不但不叫苦,反而有自己的新收获。心理医生李军涛告诉记者:“每次到重灾区,不仅仅是开展工作,更是一次重塑自我的心灵之旅。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灾区,把温暖和慰藉送到每一位灾区群众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