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陋习 做文明的养宠人

06.01.2016  15:3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然而,在享受宠物带来的快乐时,一些人并没有做到文明饲养宠物,小区内外因饲养宠物而导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月5日,在中山路与华清街交叉口北侧,一位老者正带着一只黑色的小狗遛弯儿。没有绳子的束缚,小狗在绿化带里来回奔跑。每到一个位置,小狗都会用鼻子嗅嗅,然后小便留下自己的气味。“正好给草坪施施肥!”宠物狗在草地上大便后,老者并没有进行清理转身就离开了。记者发现,在附近遛狗的市民不在少数,却没有一个拴狗绳和清理宠物粪便的。在绿化带中,随处可见粪便隐藏在草丛和树坑中。

  随后,记者分别走进电建小区、青园街小区、棉三社区等多个小区,均在道路上发现了宠物粪便。经过观察,宠物粪便多分布在小区绿化带、树坑,道路边缘,有些粪便已经被居民踩中。“地上的宠物粪便让人防不胜防,尤其到了晚上。”市民张强说,前段时间,儿子在小区玩耍时,就踩到了宠物粪便,他连忙把鞋脱下来清洗,生怕孩子感染了什么病菌。不仅如此,自己轿车的四个轮子每天都会遭到宠物小便的“清洗”。

  除了宠物的粪便,半夜的犬吠声也让不少居民头疼不已。市民陈女士的邻居家就养了4只大小不同的宠物狗,每天只要有人经过,都会狂吠不止。“挺闹心的,一到晚上叫个不停。”陈女士说,因为是邻居,她也不好意思当面说,只能忍着。“还有一些人养大型狗连狗绳都不拴的。”说起饲养宠物,市民王伟想起了自己的遭遇。他带女儿到朋友家玩,乘坐电梯时,一条1米多长的大狗突然蹿进电梯间,吓得女儿哇哇大哭。为了女儿的安全,他只能带着女儿改走楼梯。   

  “对那些饲养宠物者我们虽然无权干涉,但却有权要求他们要懂得尊重别人,要求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市民李建说,饲养宠物的人肯定喜爱自己的宠物,但决不能将自己对动物的宠爱强加于人,况且还有许多人对动物是很反感和怀有恐惧感的。李建认为,饲养宠物时,务必要提高公德意识,不要将这些宠物带到商店、影剧院、公共汽车、晨练场等公共场所,以免影响和干扰他人。此外,带宠物外出时,要随身携带清理工具,不要让宠物粪便污染环境。同时,盼望有关部门对饲养宠物的行为加以规范。

  “省会已经出台了养狗条例对宠物饲养者进行了约束。”裕华公安分局治安大队任建波警官说,例如市区内不允许饲养大型犬,养宠物犬需要办理相关证件等。市民如果遇到非法养犬的情况,可以上报公安部门进行查处。任建波建议宠物饲养者,要到公安局登记办证合法饲养宠物,并到政府许可的部门进行狂犬病及其他疾病的免疫,以及给宠物做必要的健康检查,以有效防止狂犬病的发生。除此之外,饲养者要切实负责,文明饲养,认真履行主人应尽的责任。只有如此,才能邻里和睦,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