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李志民:诚信美 山楂红

09.11.2015  22:32

□河北日报通讯员 汪瑞华 宋建军

今年48岁的李志民,本是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金扇子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他以3500元起家,经过26年的努力,愣是把山上无人问津的小小山楂果,研发生产成了100余种产品,销往国内上万家大型商超卖场和亚、欧、美、非十几个国家。201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利税总额1900万元,在国内同行业连续10年排名第一。

日前,河北怡达集团董事长李志民获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从北京载誉归来,面对人们对他“成功奥秘是什么”的反复追问,李志民回答:“诚信。

分期付款显诚信

1991年的一天,北京新街口稻香村副食店,挤进来一个衣着朴素的小伙子。他就是李志民。

我是从乡下来的,我住在望京那块儿,我是卖果丹皮的,你们卖完再给钱就行。

他的实诚打动了店主,赊销了50箱果丹皮。

此时,距他以注册资金3500元成立果脯厂只有两年时间。

为了打开北京市场,李志民和父亲在望京租了间小库房,每天晚上将当天生产的产品运往北京销售。

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北京多家重点商超的大门被父子俩陆续敲开,果脯厂当年实现销售收入近千万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位于金扇子村203工业区的多家国有企业亟待改制转型,李志民悄然开始了自己的扩张计划。他以分五年付款的方式,开始收购金水饮品联营公司。

每一笔还款他都及时到位,从未逾期。正因为如此,他在当地建立了诚实守信的良好信誉。此后,他又顺利收购了兴隆莽原集团、兴隆山楂集团等7家国有企业。

1994年,河北怡达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多元。

履行与果农的保护价收购协议

因为看到小小山楂能挣钱,承德山楂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997年,由于市场供大于求,山楂果的市场价竟然跌到了每公斤一毛钱。

然而,怡达公司此时却没有贪小便宜。为维护果农利益,保护山楂产业健康发展,公司以每公斤六毛多的价格收购周边果农的山楂,给果农吃了定心丸,从而避免了大面积砍树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