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推进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发展

24.11.2015  16:02
      “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是加快实现邯郸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指导方针,是思想先导、机遇意识、动力引擎和发展路径的知行统一和顶层设计。邯郸当前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机遇期,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倾心倾力于科技创新,为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凝聚思想共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省委书记赵克志强调:科技创新要支持转型发展,转型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富强邯郸、美丽邯郸,必须全面解放思想,打破惯性思维,跳出固有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深入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把加快科技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以科技思维和科技手段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以政策扶持为引导,创优发展环境。随着创新驱动升级为国家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于邯郸来讲,创新不仅是现实之需,更是当务之急。市委、市政府将科技创新摆在重要战略位置,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关于加快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邯郸市科技创业投资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研发投入等奠定了牢固的政策基石。为进一步发挥政策扶持的引导作用,要深入调研,结合我市发展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更为完善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  “创新创业有资助、初创企业有场地、创业投资有担保、成果转化有补贴、企业上市有奖励、人才引进有重奖、政策落实有监督、组织领导有保障”的政策支撑体系。要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科技创新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要完善创新创业推进机制和协调联动机制,实施各级领导分包科技型企业发展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要加快推进科技型企业管理创新,建立高效的内部竞争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管理和发展水平。要创新服务机制,为企业搭建供需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平台、项目包装平台,促进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全面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以创新平台为向导,积聚创新要素。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我市正处于重要转型期,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要素制约,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要按照“优势互补、功能互通、错位发展”的要求,加快培育公共技术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引进和发展创投、风投、种子基金、小额贷款公司等,加快构筑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理想的栖息“金巢”。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加快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建设,冀南新区要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培育新材料、高端标准件、天然植物提取物、现代煤化工和新型白色家电等创新型产业集群,积聚创新要素,推进重点产业的群体性突破和创新性提升。        以企业创新为主导,提升创新能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要把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梯度培育、差异扶持、集群发展”的思路,在提质增量上下功夫,切实培育一批、创办一批、转型一批、提升一批、引进一批,努力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我市的任务目标。要以推进创新创业为抓手,大力实施苗圃培育工程,鼓励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踊跃创业,支持钢铁、煤炭、水泥、建材等传统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转型升级,迅速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群体规模,倾力打造邯郸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建或共建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工程实验室等为主体的研发机构,全面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以科技招商为倡导,借力共谋发展。实施科技招商是加快提升我市创新能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举措。目前,我市已与中金国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50亿元、占地1000亩的邯郸智能标准件产业园项目,并投资建设金融资本中心;正积极推进与大北农集团公司、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博济科技园等方面的项目合作。下一步,要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在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产业园、孵化器建设上实现大的突破。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用足政策优势,用好 投资环境 ,加大争跑力度,积极对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成果转化、人才流动,主动与名校、大院、大所和大企业开展密切合作,大力引进创新资源来我市设立产业园,兴办企业,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科研成果,靠优质增量推进跨越发展。要积极招引国内知名孵化器管理团队,通过合作、托管等模式,加快推进我市国家级和省级等各类孵化器建设,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