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纪委委员联系行政村制度

12.10.2015  10:08

灵寿县让纪委委员切实扛起监督责任

落实“两个责任”在基层

本报讯 (记者 王 更 通讯员 胡志成 孙 红) 日前,灵寿县灵寿镇纪委委员宋军民前去自己所联系的灵寿镇东托村走访,征求村里的老党员对纠“四风”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灵寿县首推县级纪委委员联系行政村制度后,该县纪委委员纷纷进村入户,察民情、访民意,为落实“两个责任”建言献策。

针对县纪委全会闭会期间,县级纪委委员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课题,灵寿县纪委进行了专题调研。灵寿县现有19名纪委委员,其中7名驻会委员,12名非驻会委员,涉及3个乡镇、9个县直部门单位。调研发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纪委负监督责任以来,部分县级纪委委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落实监督责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通过近几年查处的案件来看,农村干部违纪案件数量占案件总数量的80%。基于此,灵寿县全面推行纪委委员联系行政村制度,进一步推动监督责任的落实。

据了解,该县纪委每年年底由县纪委信访室汇总统计群众信访举报情况,尤其是反映农村党员问题的举报,再结合所查处的农村违纪案件,选出违纪问题易发多发的行政村。然后经县纪委常委会研究确定各纪委委员联系的行政村,并规定出纪委委员联系行政村必须履行的职责:每月到村里走访至少两次,听取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县纪委汇报;每年要围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主题对村两委干部、党员上一次课;每年至少帮助群众解决一件反映强烈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

联系湾里村的纪委委员吕书宾针对该村村务、政务公开不及时,大部分村民对涉农资金的各项政策并不清楚的情况,深入到村里和村民进行座谈了解,及时联系相关部门把涉农资金的各项政策规定,包括危房改造资金、退耕还林资金等各种资金的详细情况整理成《灵寿县湾里村涉农资金一览表》发放到全村每一户,而且将各种办理流程以图表的形式绘制出来,制成图板进行展示。此项举措深受村民的欢迎,既方便监督,也促使村两委干部收起“心猿意马”,公开公正办事。

为更好地发挥纪委委员作用,灵寿县纪委专门为纪委委员订阅了《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多种纪检系统刊物。每月定期组织县级纪委委员集中学习中央、省、市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会议精神和重要文件、党政纪法规。通过座谈会、专题培训等形式,进一步提升纪委委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同时,建立县级纪委委员调动评价机制,全面对其履行“一岗双责”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交流提拔的重要依据。

今年以来,共有12位纪委委员对涉及“庸懒散”查处、作风改进、公路“三乱”治理、专项资金综合治理等方面内容,进行询问25次,提出合理化建议21条。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