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石家庄老百姓的幸福感”系列报道①

09.03.2016  09:41

咱的生活有奔头

——“探寻石家庄老百姓的幸福感”系列报道①

日前,石家庄第七次荣登全国幸福城市榜单。对于我们这座城市而言,幸福感是什么?幸福感源自哪里?本报自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探寻石家庄老百姓的幸福感”,走近百姓生活,倾听百姓心声,去探寻幸福的感觉、幸福的力量。

□本报记者 吴 温

幸福是什么?

对乔迁新居的高先生来说,幸福就是终于圆了安居梦想;对市民李莉来说,幸福就是钱包越来越鼓,让爱旅游的她随时都可以出门“去看看”;对创业者谢占仓来说,幸福就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借力京津“智库”使自己的企业不断壮大。

一套新居、一段旅行、一个更有奔头的前程……背后是公共保障房建设、财政收入持续增加等热点难点,折射着市委、市政府为民谋福祉的坚定决心,映衬着百姓幸福灿烂的笑脸。

飞速发展让幸福有底气

幸福城市”的背后,是我们脚下这座城市执着的追求和梦想。

从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幸福石家庄”的目标,数年来,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探求经济增长的新路径,为幸福不断增添底气。

多年烦忧,一朝解决。” 1月26日,市民高先生一家兴高采烈地搬进了省会东安小区的新居。房间面积虽然不大,但是设有独立厨房、卫生间,各类设施齐全,非常实用,一家人乐得合不拢嘴。

住有所居,百姓心暖。在刚刚过去的几年里,我市大力加强保障房建设,截至目前,市内四区共入住公共保障房2.3万套,圆满完成了“十二五”末实现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20%的目标。

春节假期刚过完,家住平山县南西焦村的齐大爷送走了在外上班的孩子们,又开始了每天和老哥几个沿着村子遛弯健身的“必修课”。“每天瞧着这蓝天白云,心里就敞亮!”老人说,这两年,政府关停了附近的多家水泥企业,粉尘没了,好天气也越来越多。

朋友圈”被蓝天刷爆,正在变成一种“新常态”。一年来,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质量实现明显好转,优良天数从2013年的43天提高到180天,PM2.5浓度下降42.2%。

关于幸福的理解,生活在石家庄的1000多万百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汇集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盘子”里,就是解决民生需求,将“建设幸福石家庄”作为自己的目标,让大家在这座城市里过得更舒坦。而财政收入、GDP等主要指标的增长,也是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的关键。

刚刚过去的“十二五”,石家庄书写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一页。预计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50亿元,年均增长9.4%;全部财政收入达到778.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18%。

一个个不断攀升的财政数字,成为百姓在“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更多受益的有力保障,为实现幸福石家庄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5年,各级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560.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82.1%。

活力城市为幸福再加分

正月初六,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了。不过,鹿泉区东郭庄村的贡先生,却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告别妻小外出打工。“我现在在村边的一家电气公司上班,待遇不错,离家又近,再也不用一个人在外边飘着了。”他喜滋滋地解释道。

有工作,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去年,我市进一步推动项目建设,共安排市重点项目300项,总投资5317.2亿元,年度完成投资1338.8亿元。高新区以岭药业院士工作站等100个项目竣工投产。一个个新公司的大门向石家庄人敞开,在家门口为我们创造了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实现了推动经济发展与解决就业的完美结合。

每周六,市民何雷一家几乎多半天是在城市综合体中度过的。上午十时多,将车停到地下停车场后,一家三口乘电梯直奔顶楼的滑冰场——这里是他10岁儿子的最爱。夫妇俩则到一旁的健身馆跑跑步、健健身。美妙的午餐时间后,三口人又将选择看场电影,之后,继续购物、休闲……

越来越多的城市综合体,正在成为城市升级的主力引擎,也让石家庄处处洋溢着活力、时尚和开放的气息。而一批大项目的建成、综合保税区的建设等,使城市有了更活跃的发展因子。

活力四射的,还有一个个创业的“草根”们。

河北创客乐园里,“80后”创客刘晟博正在升级完善公司的多旋翼遥控植保机产品。创立了17捡乐网的年轻“海归”王若海,在最初的家装建材板块步入正轨后,又开始谋划社区便利服务网点业务。大学毕业生魏晓坤创办的景观雕塑公司,短短两年间,设计业务的规模从不足200平方米剧增到80万平方米……

刘晟博、王若海、魏晓坤是无数石家庄人的缩影。一个个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中,活跃着各类充满奇思妙想的创业者们的身影,一场全民创业的潮流风起云涌。

数据显示,2015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3万户,平均每天新增私营企业老板176个、个体工商户331个。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石家庄,创造的力量让这座城市的“幸福”彰显得更具张力。

好机遇让幸福更长远

如果说连续取得“幸福城市”的佳绩,是因为这座城市本身的幸福所在,那么,对幸福的追求,更是这座城市努力发展的不竭动力。尤其是,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前,百姓对城市发展寄予了更大的信心。

春节刚过,谢占仓位于深泽的生物公司就开始了紧张的试生产。“津保高铁开通,现在90多分钟就能到天津。以后,将有越来越多天津的先进技术在这里转化成新产品。”谢占仓开心地说。

原来,该公司已与天津多家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达成合作协议,利用对方的新技术,进行技术转化和产业推广。但是,之前在津石间往返要五六个小时,双方技术、人才交流起来多有不便。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战略的实施,鼓起了这家中小型科技企业希望的风帆。

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框架进一步打开,石家庄的“版图”更大了;越过滹沱河向北发展,城市结构由“集中式”发展布局向“一河两岸”格局转变;京津冀协同发展来了,交通、生态、产业的变化日新月异……时间在变、城市在不断发展,市民需求在变,对于幸福的定义和感觉也在悄然改变。新的发展机遇面前,虽然头顶多项“幸福城市”光环,但我们依旧没有自满——

到“十三五”末,“确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确保大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全面完成30.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翻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无不是对如何才能给民众更多的获得感、让大家生活得更幸福的回应。

家住长安区的李桂龙今年72岁了。自从大学毕业来到石家庄后,他一直工作、生活在这里,并深深地爱上这片热情的土地。说到“幸福”,他说的更多的便是这里的活力、进取、安全和舒适,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对环境改善的信心。“高排放的企业都已经或者开始往外搬了,现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环境保护也要联防联控联治了,我们的环境一定会更好,未来也一定会更好。

幸福是舒心是获得感,更是生活得有希望、有梦想。紧紧抓住机遇,以这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希望为奋斗目标,我们有理由坚信,石家庄这座城市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人们必将收获更多的幸福。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