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野2015招商推介暨七夕采摘 开园仪式8月18日举办

13.08.2015  14:15

          过浪漫七夕、品梨王仙果。生长着2500株距今200多年古梨树的博野县“千年古梨园”将于8月18日在沙窝村正式开园。与此同时,博野县境内的大北河、冯村等地数万亩梨园对外开放。脆甜可口的梨果,丰富多彩的“七夕节”系列文化娱乐活动将吸引万余名京津冀游客前来采摘观光。

          位于县城西5公里处的沙窝村是“千年古梨园”,这里曲径通幽,绿树成荫,金黄色的酥梨挂满枝头,黄冠、黄金、贵妃、红香酥、鸭梨等梨果相继成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等待着游客的光临采摘。届时,慕名而来的游客一大早来到这里,提着果篮,三五结伴地漫步梨园,穿梭于林间树下,在欢声笑语中采摘仙果,尽情享受亲近自然、亲手采摘的乐趣。在畅享梨香的同时,感受着丰收的喜悦。游客可登上近20米高的观景台,远眺梨园风光美景,令人神清气爽,用相机留下这旖旎景色。

          各地游客在欣赏美景,愉悦采摘的同时,还将欣赏和参与丰富多彩的七夕系列文化活动。由保定市文明办、保定市妇联组织的最美家庭表彰活动,让身在古梨树下的游客感受家庭的和谐,亲情的温暖。保定市、博野县20户最美家庭在古梨树下共同书写爱情誓言,让千年古梨园见证爱情的美好、浪漫,游客还可在“千年一恋”古梨树前与最美家庭合影留念。书画爱好者将在古树下挥毫泼墨,现场创作7.7米的书画长卷,用精湛的笔法书写豪情雅意,把梨园美景浓缩进画布之间。游客可以和6名手捧仙果身着古装的梨树仙子合影留念,留下今生美好的回忆。“仙梨之王”评选活动将现场气氛再次推向了高潮,百名梨农把自己精心栽培的梨果挑选出来,纷纷请专家评鉴,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根据重量、品质等标准,评选出“仙梨之王”。一场由“唱响中国公益巡演”歌手加盟、歌星大腕友情献艺、保定市艺术家撑场助兴的文艺演出,更为活动锦上添花。此外,此次采摘文化节还将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对招商项目进行推介发布,对达成合作意向的项目现场签约。

          在组委会的精心筹备下,集生态旅游、采摘赏景、项目招商、文化活动于一身的饕餮盛宴即将开启。

          我县沙窝、冯村等村鸭梨种植有1000多年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明清时期栽培日盛,清康熙年间形成规模种植,目前尚有保存较完整的千年古梨园遗址。经 河北 省林业厅专家实地测量认定,博野县沙窝村等5个相邻村的近万亩连片原生古梨树群,是河北乃至华北地区发现的面积较大、保存完好的原生古梨树群落。经专家组对沙窝村、冯村等5个相邻村近万亩连片原生古梨树进行打眼年轮测定,并按树龄超过100年为古树的评定标准,确认该区域有百年以上古梨树8万余株,其中树龄200年以上的2500余株,树龄最长的近400年。近年来,为适应大众需求,我县果农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培育了早中晚熟10多个品种。盛产的梨果具有果型肥大,色泽鲜艳,果面光洁,维生素高,脆甜可口,易储存等特点,畅销京津等20多个大中城市和沃尔玛等各大超市。

            近年来,博野县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依托苗木、林果产业建设平原森林,打造京津冀大公园。借力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出以沙窝村、大北河村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村,在保南地区率先打造“美丽乡村生态游”特色品牌,成为保定市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先后打造了沙沃村千年古梨园采摘园、大北河美丽乡村观光园、大连彩色苗木生物园、保定筑邦园林药用植物园、北邑农业休闲观光园、仟亩社冬季滑雪采摘园等数个生态游园,全县耕地1/3建成了生态苗木 基地 和1/3建成了绿色蔬菜基地,打造了一个“既有古县古韵故人情、又有田园风光美丽景”的乡村生态游线路,形成了春赏花、夏垂钓、秋采摘、冬滑雪的四季游乐圈,近四年每年都接待游客10万多人。

          此次采摘节为期1个月。活动将以相约古梨园、对接京津冀、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以绿色生态为主线,以果为媒,以树为介,以游会友,以节招商,聚人气,造商机,谋发展,以美丽乡村生态游为平台,搭招商鹊桥,唱发展大戏,寻求扩大开放、跨越发展的新载体,把生态优势更好的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跨越赶超,绿色崛起。

                                                                                            博野县委宣传部 刘占虎   李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