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报告

21.02.2017  20:06
  报告时间:2月23(周四)上午9:00——12:00 报告地点:河北工业大学燕赵学术交流中心学术报告厅   报告一: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统筹资源配置与协调利益分配关系问题。 报告人: 彭建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省社科院城乡发展研究中心(新型智库)主任、农村经济学重点学科首席专家,系国家“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首届受省委省政府表彰奖励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兼任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十二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农村经济、区域经济、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 报告简介: 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定位,统筹区域资源配置,同时要和统筹协调区域利益关系结合起来。通过政策机制的改革创新,推动区域之间资源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进而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报告二 新产业革命条件下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推进路径的创新 报告人: 杜传忠,男,52岁,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动向、影响及中国的应对战略研究”首席专家,天津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在《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南开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等。 报告简介: 当今世界,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发生之中,必将对全球经济及各国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根本目的就是要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面对新产业革命的冲击,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必须创新推进路径,充分利用新产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加快完成工业化发展的历史任务。   报告三: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河北文化产业 报告人: 冯彦瑞   河北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处长,参与了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有关工作,主持编制了《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报告简介:     报告四: 城市病”、功能疏解与通州副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背景下的思考 报告人: 齐心,男,1969年出生,河北省石家庄市人。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曾于2008年受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赴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现为北京市社科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城市管理学会数字化城市管理专委会主任、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治理及管理、城市人居环境问题。 报告简介: 本讲座将梳理近几年北京城市发展工作的主线,重点介绍通州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极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北京患有严重的“城市病”,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切。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时对北京的城市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破解“城市病”的核心是疏解非首都功能,而通州则是北京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首选承接地,同时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通州区城市发展的定位几经变迁,但通州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与其城市副中心的定位不相适应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