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乐亭:小村庄70年坚守“抗战胜利节”

17.08.2015  12:21

昨天是农历七月初三,唐山乐亭县胡常各庄村张灯结彩,村民们吹拉弹唱,欢庆自己特有的节日,请听河北台记者陈剑晨、唐山台记者宋建军的报道《小村庄70年坚守“抗战胜利节”》。

一走进乐亭县新寨镇胡常各庄村,满街飘荡着浓浓的饭菜香,村内街道上的车辆也比往常多了很多。走进村民刘徽儒老人的家,三儿媳胡素萍正在忙着炒菜。

记者:今天预备炒多少个菜啊?

胡素萍:人多今天,炒十几个菜,

记者:家里多少人啊?

胡素萍:20多口。都来了,远处的在外面的我哥他们也跑家过节来了。

农历七月初三对于胡常各庄村来说,究竟是一个什么节日?让远在外地的游子回乡纪念,让全村人如此欢庆呢?

今年81岁的刘徽儒老人给出了答案:村里以前是过(农历)六月二十四,关公的生日,45年七月初三打仗,庄里啥损失也没有,咱们军队就伤了一个人,日本鬼子死了38个,大伙高兴,就纪念这个节日。

1945年8月初,八路军冀热辽军区第十七军分区八路军得到情报:大清河红房子据点的日军10日要运送粮草弹药去新寨镇,而胡常各庄正是其必经之路。八路军决定在此设伏毙敌。8月10日,农历七月初三10点左右,上百名挑着太阳旗的日军行进至胡常各庄村东大道上,待进入早已埋伏好的八路军伏击点射程之后,八路军战士们的步枪、机枪子弹和手榴弹如雨点般飞向敌群,猝不及防的敌人顷刻间死伤大片,到中午时分日寇指挥官也被当场击毙。为了防止像潘家峪一样遭到日军“屠村”报复,战斗结束后胡常各庄群众在八路军组织下进行了转移疏散,并设下新的埋伏准备给来犯之敌以痛击。就在大家严阵以待期间,8月15日,日本军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胡常各庄群众从四面八方欢呼雀跃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从1946年开始,村里的百姓们毅然废除了祖祖辈辈过“六月二十四庙会”的习俗,自发地在七月初三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

今年,刘徽儒老人的几个子女全部赶回胡常各庄老家,共同庆祝“胡常各庄抗战胜利节”。在刘家院落的西面,是一堵青砖砌成的墙,墙上至今留有枪击留下的痕迹。

刘徽儒:现在就剩这堵墙,这枪眼就是打仗那时候,为了打敌人、打鬼子方便扣的枪眼,这个就是日本子射击子弹打的枪眼。

如今刘徽儒老人家里已经是四世同堂,听完老人的讲述,老人的孙子刘志远感觉很受教育。

刘志远:是比较有意义的一件事,现在接受红色教育也比较少,通过这么一件事接受一下教育,把民族斗争意识传承下去。

住在隔壁的张建民老人今年78岁,同样作为那场战争的亲历者,说起当时的战况,老人依然记忆犹新。

张建民:谁不害怕啊?单瓶、大镜子都打碎了,火盆在外边,铁铸的,都打两瓣了。

老人家里一只破了口的瓷瓶,记录着当年抗战的情形。当年张建民一家躲在炕沿下,子弹飞过他们的头顶,击碎了柜子上的镜子、瓷瓶,最后八路军击退了日寇,一家人才得以保全。

张建民:为了纪念抗战胜利呗,军民团结奋战。怀念当时艰苦奋战,给他们打败了,有一个纪念性的,过这个节日。

70年来,每到这一天,村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总要做上最丰盛的饭菜、邀来十里八村的亲戚朋友,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

傍晚时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拉开纪念抗战胜利的序幕,全村人以及周边村的很多村民都聚拢在村委会,一起欢度“胡常各庄村抗战胜利节”。

村民李盛和:为了纪念抗战胜利,在我们村打胜战了,高兴、喜悦的心情,没有八路军的战斗的话,我们村跟本就不存在了,感恩的心情,感谢八路军在我们村,保住了我们全村人的生命。

70载光阴荏苒,在浓浓的喜庆气氛里,一种澎湃的激情和昂扬的精神激荡在每个村民的心里。这激情和精神,必将随着岁月更迭,展现出更加坚韧的力量。

村干部宋立茹:农历七月初三,这个抗战胜利节,村民们看的比春节还要重视,今年又恰逢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不能忘记烈士英勇抗战付出的代价,今后更要把这个节日传承下去,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下去。(河北电台记者陈剑晨、唐山电台记者宋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