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抗战老兵观看阅兵直播 或数次飙泪或庄重敬礼

04.09.2015  11:38

  ■曹老对着电视画面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庄重地敬军礼。本报首席记者李青摄

  ■27位老兵一同观看阅兵盛典。本报记者郄磊摄

  27位老兵聚在一起看阅兵

伴着抗战歌曲打节拍

昨日,省会市民通过各种方式观看大阅兵盛况,他们中有年近九旬的抗战老兵,也有在校大学生,大家纷纷为祖国的强盛喝彩点赞。老兵们看到抗战老兵乘车方队出现在大屏幕时激动万分,有人几度热泪盈眶。在校大学生看了阅兵盛况后表示,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昨日,在石家庄警备区第二干休所,27位曾经参加过抗日,并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的老兵们,齐聚一起共同观看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盛典。

89岁的田峰歧老人,胸前除了新荣获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外,还有另外的13枚军功章。1938年,12岁的田峰歧背着家人偷偷当了兵。由于当时年龄小,田峰歧被分到了医院工作。“七十多年过去了,每当见到自己获得的这些军功章,我就会想到过去的岁月,想起那些并肩战斗过却已牺牲的战友。”说起这些,田峰歧老人声音有些哽咽了。

上午10时,伴随着雄壮的音乐,阅兵仪式正式开始了。礼炮声中,国旗冉冉升起。只见在场的老兵们全都站了起来,神情肃穆地注视着大屏幕。“好多天了,我一直在盼着这个大阅兵呢,今天终于实现了愿望。”89岁的王保和老人,用手轻捧着胸前佩戴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声音颤抖。

70年前的苦难辉煌,中华民族的胜利荣光,这一刻在天安门广场上倾情绽放。当听到战士们唱起熟悉的抗战歌曲,现场的老人们更是禁不住打起了节拍。尤其是抗战老兵乘车方队出现在大屏幕时,会议室里的老兵们更是激动万分。这些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兵们,都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英雄。“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了,看到现在的一切,心中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无论何时,我们都是不容侵犯的。”94岁的老兵罗纪造说道。

换上白衬衣戴上纪念章

88岁老兵早早守在电视前等阅兵

昨日一早,家住省会嘉禾栖园的抗战老兵曹键,换上了崭新的白衬衣,还戴上了刚刚领到的那枚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章。对于这位88岁的抗战老兵来说,这一天是一个最值得纪念和庆祝的日子。

吃过早饭后,往常会出去遛弯的曹老,却坐在电视机前的沙发上,静静地等待着电视中那庄严而神圣的阅兵盛典。“此时此刻,除了激动,更多的是期待,期待着看到我们崛起的中国,我相信世界上每一名中国人都在期待着这一刻的到来。”曹老说,他出生在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儿时家境贫寒是个放羊娃。日寇入侵,国破家亡,他参加八路军,在太行山上与侵略者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昨日9时,各国嘉宾陆续走进天安门以北的端门南广场,曹老激动地热泪盈眶。“70年的努力,让我们的国家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国,再也不是那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了。”曹老说,作为一名老战士,这一刻他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当电视机的画面中,出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时,曹老慢慢地站了起来,挺直了腰,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曹老说,这个军礼敬给牺牲在抗日战争中的老战友和革命先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老兵们不会忘记他们,祖国和人民也不会忘记他们。

当看到习近平乘车检阅部队时,曹老又一次竖起了大拇指,“好、好、好,我们军队实现了武器装备的机械化、信息化,并且这些武器几乎全是我们国家自主研发的,让我们老兵感到由衷地欣慰。”曹老说,抗日战争中,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最艰难的时候,他身上只有三发子弹,“1945年我从鬼子手中夺过了一支三八大盖步枪,兴奋地几宿睡不着觉。

分列式开始,在武警国宾护卫队的护卫下,一辆辆墨绿色的敞篷中巴车沿着绿荫夹道的东长安街徐徐驶来——这是参阅的抗战老同志和抗战支前模范乘车方队。看到和自己一样曾经抗击日寇的老战士,佩戴着纪念章经过时,曹老的双手激动地颤抖起来。“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战士,国家颁发的21万枚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是对抗战老兵最大的肯定。”曹老手捧着胸前的纪念章,不停地擦拭着,还大声地说:“中国共产党万岁,祖国万岁!

和曹老一起在家观看阅兵的,有曹老的老伴、女儿,还有从北京赶来的外孙李培。曹老对李培说,和平来之不易,年轻人要珍惜前辈们创造的革命成果,要努力为建设富强、伟大的祖国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