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投资失利男子婚事告吹 石家庄商业冰火两现

06.08.2014  07:04

  (原标题:省会商业地产 冰火两重天?)

  “一铺养三代”是不少投资者选择商业地产项目的初衷之一。曾几何时,由于核心地段的稀缺性,位于其中的商铺满足了不少投资者“养三代”的梦想。然而,时过境迁。资料显示,内地很多城市的人均商业面积已超过香港。商业地产项目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运营不利的商业项目亮起了红灯。与此同时,升级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却如雨后春笋出现在了各大城市中间。

   案例

   投资失利 28岁小伙婚事搁浅

   网友“空格”是群“石门少年湃”的群主。2013年末,“空格”用65万元购买了位于省会某楼盘一间10平米的商铺。

  按照开发商的承诺,该项目2014年初开盘之后会由开发商整体招商,不用操什么心,就能坐享每年不少于6万元且逐年递增的租金。可眼看着大半年过去了,不仅项目没有如期开业,售楼处也是人去楼空。

  在业主论坛上看了几篇帖子后,“空格”才发现这个项目的开业时间已经推迟了至少两次。这下,“空格”有些害怕了。

  购买商铺的65万元几乎是“空格”和父母的全部家当。眼看每年6万元的收入要没谱了,“空格”和女友的婚事也因为遭到女友父母的反对而被迫搁浅。

  在“空格”所建的这个群里,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经历。他们中间,因为一次不够慎重的投资,导致生活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

   项目母公司多地陷困局

   之所以成立这样一个群,用业主们的话说是为了“抱团维权”。仅这个项目,记者就发现了4个业主维权群,成员数量都在50人左右。

  业主们几乎用尽了他们能想到的所有方法来维权。但目前,业主们得到的仅仅是“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的消息。

  搜索相关媒体报道发现,该集团在福建漳州、湖北武汉、安徽合肥等城市开发的地下商场项目均遭遇停滞。

   调查

   供需比例5:1省会商业项目冰火两重天

   对于商业项目来说,网友“空格”的案例或许是一个极端的个案。但在省会石家庄,经营失利的商业项目绝非仅此一家。

  2013年5月和9月,曾经风光一时的大洋百货和百盛先后黯然退出石家庄市场。再向前追溯,位于中山路核心商圈的女人世界于2001至2006年五年内四次“易主”也犹在眼前。

  即使是一些刚刚开业不久的商业项目,其经营状况也远没有预想的那么风光。近日,记者走访省会裕华路附近的商业综合体时发现,尽管周末时段的人流量不小,但客流量转化出的消费额却少得可怜。

  记者发现,从14时至16时,某国际体育品牌专营店营业额仅1300元左右。反倒是该综合体内的餐饮街生意较好。但即使在用餐高峰时段,也鲜有排队等位的情况出现。

  并非所有的商业综合体项目都不尽如人意。省会中山路上的勒泰中心在今年就创下了营业额同比增长100%的成绩。

  同样的城市,类似的地段,经营状况可谓冰火两重天。

   省会商业地产曾现滞销

   石家庄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公布的《2013年石家庄市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显示,石家庄市区商业用房供求比达到近5:1,供需已出现失衡,并首次出现了价格下调趋势。

  石家庄市房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石家庄市区商业用房上市面积为178.2万平方米,成交34.0万平方米,同比均增长64.4%;成交均价为11860元/平方米。虽然上市量和成交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供需已出现失衡,供求比达到近5:1,目前市场商业用房已经出现滞销现象。

  据买房网《2014年石家庄市商业地产市场分析报告》显示,石家庄市区(市内五区、高新区)共有在建在售商业地产项目85个。

   现状

   商业综合体开发热情仍空前高涨

   与现有一些商业项目经营状况的冰火两重天相比,开发商对于商业地产项目特别是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开发热情却空前高涨。大量的集写字楼、商贸、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亮相省会,为市民提供了舒适、方便、快捷空间的同时,也让商业项目在市场中的竞争逐步增大。

  所谓商业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

  据了解,石家庄市目前已有万达广场、勒泰中心等6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而仅投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在建综合体项目就有金指数国际广场、苏宁广场、华强广场等12家。而随着北国商城的西扩,老牌百货商场的综合体化也在持续进行。

  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4个商业项目开工建设。这些以中心、广场、天下命名的项目大多走的也是写字楼+商场的经营路线。按照计划,祥云国际吃遍中国主题公园、金指数国际广场、怀特商业综合体等10个项目,预计也将在年内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新一轮的招商大战即将在省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