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投资猛增助推“沧州制造”升级

27.08.2015  00:19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产业之城”建设的有力抓手,以企业技术改造作为突破口和引爆点,把加快发展、结构调整的聚焦点落实到项目上,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半年,全市共实施技改投资568.4亿元,同比增长44.1%,占全部工业投资的63.4%,创历史新高。

  立足于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继续大力实施技术改造“1+1工程”。重点围绕全市石油化工、管道装备、机械制造等传统支柱产业,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实现了技术改造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积极引导企业申报省“千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今年共有44个项目列入省千项技术改造第一批计划;对列入年度省“千项技改”计划和市“1+1工程”重点项目计划的项目,在技改各类专项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发挥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在大力争取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市财政每年还拿出5000万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支持我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推动产业升级改造的长效机制,我市一方面建立了产业升级改造目标责任制,每年初对各县(市、区)下达任务目标,并将其作为对各县(市、区)政府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另一方面,建立技术改造项目动态管理制度,每月对各县(市、区)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情况和“1+1工程”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定期调度,及时跟踪掌握全市技术改造投资总体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快重点项目推进速度。另外,建立重点项目绿色通报制度,对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项目,迅速完善项目建设条件,促其早日开工。

  大量的技改投资进一步增强了我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在行业内部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国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宏润重工成为国内第二家、全球第四家能够生产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的企业;中原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螺旋钢管和热轧钢管生产企业;昊天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全国唯一既能研发生产保温管道,又能生产聚乙烯外护管,并且承接安装施工的大型企业集团。此外,世盛公司的管道防腐技术、电力公司的石油钻采顶部驱动技术、兴亚公司的球墨铸铁技术、沧海公司的核电管道加工技术都在行业内领先。

  另外,我市通过落实国家、省、市技术改造支持政策,强化全程帮扶、优化服务环境,抓紧抓实了一批打基础、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为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总投资150亿元的中海油中捷石化安全环保与清洁燃料升级项目,年底竣工投产;总投资150亿元的旭阳化工4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一期10万吨环己酮已投产,二期10万吨己内酰胺扎实推进;中国一重年产300万吨高端冷轧板、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国际机器人孵化及生产项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太阳能光热产业基地等项目已落地并开工建设。

  工业技改的换挡“提速”,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71.4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居全省第一。

  (来源: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