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欧盟还在犹豫啥

15.01.2016  10:15
  中国入世以来一直致力于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并努力争取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如今WTO条款12月即将到期,WTO成员需在年底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却在这个问题上仍犹豫不决。

    

  【欧盟的四个选择】

  

  依据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的附加条款,WTO成员需在2016年年底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过去的15年里,针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时,并不自动用中国产品国内价格作比对价格,而是选择一个市场经济第三国或进口国的同类相似商品价格,即“替代国”做法。该做法致使中国制造在销往欧洲等国时更容易受到反倾销关税的制约,限制中国出口产品对欧盟的竞争。目前,欧洲对从中国进口的许多产品实施反倾销税,税收金额高达数十亿欧元,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征收反倾销税的产品包括  不锈钢、太阳能电池板、  铝箔、  厨房用具等。

  

  如今该条款将自动失效。欧洲议会年初发布的分析报告中列出了欧盟面临的四种选择:一、自动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二、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也不改变现有“替代国”的做法;三、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结束“替代国”做法;四、欧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在2016年12月以后的反倾销案中,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采取可反驳的推定。

  

  【欧盟在犹豫什么】

  

  面对这种应首选一的答案,欧委会第一副主席弗兰斯·蒂默曼斯是这样说的: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攸关欧盟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前景,欧盟委员会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估,尤其是对欧洲就业市场的影响。欧委会及其下属机构还需要几个月收集相关数据,正式意见将于今年下半年提出。

  

  要在今年年底之前走完所有程序,眼下时间已非常紧迫,但欧委会却施展拖延术,迟迟不肯拿出提案。专家认为,欧盟在这个本应顺理成章的问题上大费周章,实际上是想借此增加同中国谈判的筹码,在市场准入、政府采购等方面“开价”、“要条件”。

  

  作为产业协会长期游说的对象——欧洲议会部分议员和多个产业协会自去年起也开始为鼓动欧盟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造势。部分欧洲议员被利益集团绑架,死抱着对华“反倾销”大棒。他们认为,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会导致大量廉价中国产品充斥欧洲市场,给欧盟GDP造成最少1个百分点的损失,同时还片面强调有350万个工作岗位会因此流失。

  

  还有部分议员无视WTO条款有关规定,强行主张欧盟“没有义务”在截至日期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他们认为欧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将会“得罪”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贸易伙伴,对美欧之间的TTIP谈判产生不利影响。

  

  【欧盟说“”伤大家】

  

  专家认为,欧盟如果不尊重WTO规定,到期后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会给其他WTO成员带来不良示范效应,对多边贸易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主任陈新说,尽管“市场经济地位”只是涉及反倾销的一个狭义概念,但这样一个小细节反映着对国际多边贸易体系的尊重问题。他说,欧盟一直彪炳自己倡导法治,其本身也是多边体系的倡导者。如果欧盟在中国“市场经济问题”上说“”,无疑会在多边贸易体系中造成负面影响,挫伤中国等成员发展多边贸易的积极性。

  

  专家认为,欧盟需要从双方经贸大局出发,着眼于长远,尽早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加入WTO十几年了,在学习和遵守多边贸易规则上进步非常快,得到世界公认。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已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贸关系,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对外较为开放、竞争力较强的德国、英国等欧盟国家也都支持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说,欧盟目前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具有高度互补性、互惠性的中欧贸易关系发展迅猛并且日益密切,并且开通了相互投资、“一带一路”与“容克投资计划”战略合作等经贸合作新管道。中欧政治关系、经贸往来总体发展向好的情况下,不应该用“杂音”蒙蔽发展的主流。(赵小娜 梁淋淋 孙奕 康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