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7年累计募集捐赠款物500余万

26.04.2015  01:38

图为杨艳(左)为乡村小学的贫困孩子们送去爱心物资。资料片(杨阔摄)

将涓涓善意汇成浩浩大爱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她发起组建网络爱心组织,以几年的倾心奉献,带起了拥有1万多名志愿者的承德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累计募集500多万元款物扶贫济困,她就是协会负责人杨艳 。

□丁海东、龚河

爱的种子力量大——

承德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汇聚1万多名志愿者

杨艳出生在隆化县的一个农民家庭,7岁不幸丧父,生活的艰辛,让她没读完初中就辍学务农,用稚嫩的臂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所幸的是,善良的乡亲们经常给予点点滴滴却似雪中送炭一般的帮助,让她备觉温暖。

为了生计,杨艳曾经做过商场的售货员,后来自己经营过服装店、饭店。但她感觉自己的性格并不适合做生意,就在2008年回归家庭,当起了全职主妇。没想到,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让她心底爱的种子悄然发芽。

震后,看着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向地震灾区奉献爱心,杨艳觉得自己也应该为抗震救灾做些什么。做什么呢?她想到了互联网——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如果把这些涓涓善意汇聚在一起,一定能形成浩浩的爱心洪流。于是,她在网上发起成立“爱心好友团”,让人欣喜的是,这一想法迅速得到很多网友响应,短短一天时间,就有100多人加入。大家纷纷慷慨解囊,共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2500多元。

这让杨艳备受鼓舞,使她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2009年8月16日,挂靠隆化团县委的民间公益慈善组织——隆化爱心联盟正式成立,这是隆化县第一个民间爱心团体。鉴于一年多来的表现,杨艳被公推为“盟主”。她和全体“盟员”一道努力,建立了联盟官方网站,并开通了微信平台和免费求助电话。

有爱就有希望——这是杨艳多年来的切身体会,也是爱心联盟秉承的宗旨。每次开展活动,只要在QQ群里发布消息,“盟员”就会积极响应。活动需要使用的车辆及产生的各种费用,全都由志愿者自己出资解决,下乡时买水、吃饭以及购置爱心衣物包装袋的费用,也由志愿者自己捐赠。他们对自己苛刻,对爱心人士的捐赠却很尽心——每一笔捐赠款物的发放,联盟都要安排至少两名以上志愿者经手,送达后由受助者签收并拍下接收款物照片,而后将款物发放情况在官方网站公示。

因为能让爱心人士的奉献不打折扣地完成,隆化爱心联盟的影响力日渐扩大,逐渐走出了隆化,不但在承德市区和宽城建立了分会,而且不时与北京、天津、广州等地的公益组织联合开展公益活动。

2014年,隆化爱心联盟“升格”为由承德市妇联主管的“承德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并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

截至目前,承德爱心联盟志愿者协会已拥有11个QQ群、7个微信群,“会员”志愿者超过1万人,其中既有教师、医生、公务员,又有个体经营者、农民工。“开始感觉他们‘很傻’,没有回报,还一直自己搭钱。但接触多了,我也渐渐被他们的奉献精神感染。加入这个团体后,感觉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了。”从包工头到志愿者,“会员”杨国兴坦言,协会改变了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