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全力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15.02.2015  11:09
打造环京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示范带,是河北省着眼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中一项重要举措。承德市以其重要的地理区位及民族优势,成为我省打造环京津师范带的重点地区。该市把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摆作为推动民族工作的重点工程来抓,统一思想,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强力推进,特色村寨创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科学规划,高点起步
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科学规划是基础。在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该市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在规划指导上坚持以“两个共同”为主题,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为核心,以特色民居保护打造为重点,立足发展,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统筹兼顾。在特色民居的建设中更多地融入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引导各县区和创建村重点做好三个规划。一是特色民居建设规划。坚持规划高起点、远眼光,整体规划、长短结合、分步实施,引导创建村分别制定三年、五年、十年规划;二是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各创建村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文化发展规划。注重民族、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宽城西岔沟村筹资20万元聘请了燕山大学规划设计院帮助编制创建规划,还专门邀请了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进行调研指导,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帮助该村编制后续建设规划。目前,该村正在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提出的22条意见进行提升。去年,该市又在依托承德满蒙聚居的民族民俗优势、临近京津的区位优势、历史人文的文化优势和旅游名城的人脉优势,在深入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又重点推出10个交通便利、自然景观独特、民族民俗风情浓郁并有一定创建基础的行政村,作为特色村寨来打造,目前规划正在制定之中。
二、统筹协调,整合资源
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加大投入是关键。为此,该市按照政府主导,民宗协调,社会参与,村民主体的筹资模式,整合方方面面的资金,加大对特色村寨的投入。一是用活、用好特色村寨建设专项资金,确保专项资金不被挤占、挪用,全部用于特色村寨建设,发挥好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最大限度地争取财政资金,主动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情况,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去年,宽城县财政专门预算160万元,用于特色村寨建设;三是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将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农村环境改造提升资金,旅游部门农家游补助资金,住建部门危房改造资金,文化部门文化发展资金进行整合,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各尽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用于特色村寨建设。为推动特色村寨建设,各县都成立了由主管县长为组长,民族宗教、财政、农委、住建、旅游、文化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亲自协调调度,仅宽城西岔沟村去年就整合特色村寨建设资金1245万元。同时加大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度,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商带建的创建模式,北京、石家庄及该市企业家分别在丰宁云雾山村、承德县大杨树林村、丰宁黄旗西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风格投资新民居建设,已累计投入7847万元。
三、抓好结合,整体推进
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抓好结合是根本。在特色村寨建设中,该市始终坚持把特色村寨打造、特色产业发展、特色文化传承有机结合,整体推进。一是以改造特色民居为着力点,建设特色民居,留住民族记忆。5个试点村投入资金1017万元,保护和改造特色民居218户,牌楼4座,门楼98座,院墙22997米,民族文化广场9个,村史馆1所;二是以培育特色产业为关键点,发展特色经济,培育产业支撑。宽城西岔沟村的“硒富”果品、丰宁云雾山村的航天蔬菜、滦平三岔口村的民俗旅游、丰宁黄旗西村的黄旗小米等均已成为本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三是以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为突破点,一方面静态保护,留住记忆,鼓励各试点村筹建民族文化展览馆、村史馆,挖掘、编写本村历史文化,对传统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民族服饰、乐器、手工艺品等予以保护展示,留住本村、本民族的记忆;另一方面活化传承,谋求发展,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游人参与度出发,通过成立民族文艺表演队等形式,积极引导村民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充分展示风土风情,“黄旗武会”、“大口落子”等已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