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批

08.12.2015  17:35

  11月30日,《承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年)》获省政府批复同意,确定承德历史城区范围北至狮子沟北侧山体山脊,东至磬锤峰山脊、罗汉山西麓及鳄鱼山山脊,西至二道沟公园、佟山公园及石洞子沟公园东侧,南至石油南路、武烈河中心线及承德火车站南界,总面积约39.3平方公里。同时,划定二道牌楼和滦河老街两处历史文化街区。 

  承德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多样的历史建筑和的丰富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 

  为统筹协调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将承德建成“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山、水、庄、城一体,小巧而温馨”的山水城市,2013年5月,承德市启动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工作,经过编制论证、公开征求意见、会议审议等程序,规划成果报省政府审批。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价值与特色,规划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三个层次的保护内容,同时将市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层面的相关要素纳入其中。 

  批复明确,要延续山体、水系自然形态,重点保护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空间格局、视线通廊和整体风貌,严格保护二道牌楼、滦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尺度和历史风貌。加强对建筑高度、体量、样式和色彩的规划引导和控制。加大对名镇名村、历史街巷、传统村落、古树名木、历史建筑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力度。积极传承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名城保护管理法制建设,严格依法实施管理。 

  批复要求,要完善保护规划体系,抓紧制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及其他历史地段保护性详细规划,加快推进历史建筑修缮、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改造等保护工程。 

  批复强调,要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存,加强历史城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综合防灾体系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任何与历史文化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梁万、王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