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八位石家庄“开国劳模”

29.09.2015  11:16

□本报记者 尚燕华

人们习惯将参加建国后首届群英会的劳模称为“开国劳模”。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开国第一次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盛会,是对那些在革命与建设中做出巨大贡献与牺牲的优秀人员的首次全国性表彰与奖励大会,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特征与时代意义。

那么,作为老解放区的石家庄有没有参加首届群英会的“开国劳模”呢?感动省城十大人物、历史文献专家王律曾查阅省会的各种文史书籍,均未有明确记载或是具体详细的介绍。他从自己收藏的一本1950年《人民日报》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纪念刊》(1951年编印)等珍贵文献档案中,终于找到我市共有八位“开国劳模”出席了全国首届群英会。

王律介绍,《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纪念刊》是一本建国初期大型历史文献类纪念刊,册子约1.25公斤重,又大又厚,如今极其少见。里面涵盖了全国各行业精英介绍和史料,还收入了数百张珍贵老照片。该纪念册记载了65年前这一重大事件的所有历史信息,有着很高的历史研究和收藏鉴赏价值。其中,65年前参与此次盛会的八位石家庄“开国劳模”分别是:石家庄大兴纱厂劳模阎金芬、石家庄铁路大厂劳模田蕴华、平山劳模戎冠秀、灵寿劳模张树义、新乐籍劳模陈典衡、行唐县劳模贾兰虎、正定籍劳模张秀珍、井陉矿区劳模史五元。

对于石家庄的这八位“开国劳模”,王律一一整理了他们的资料,并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讲述他们的故事。王律说,平山籍劳模戎冠秀有着“子弟兵母亲”的光荣称号,干部战士亲切地称她“戎妈妈”,还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她的光荣事迹,如今很多人依旧耳熟能详。“开国劳模”阎金芬曾任石家庄国棉七厂细纱班副组长、值班长、车间主任、厂工会副主席,195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以她为原型创作的话剧和电影《红旗歌》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矿区凤山发电厂劳模史五元是井陉矿区凤山发电厂的职工,他不仅在生产战线有卓越的贡献,在护厂和反轰炸的斗争中也有英雄的表现。灵寿县山门口村梁前沟庄人张树义在1940年的龙泉关激战中,被炸掉了双腿,他不但是战斗英雄,更是荣军模范……

1950年9月22日,戎冠秀等全国各地英雄模范代表抵达北京,代表们在车站受到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各人民团体的领导机关以及北京市各机关、团体、学校代表5000余人的热烈欢迎。董必武、林伯渠、陈云、聂荣臻等先后致欢迎词,国庆节,他们中的很多人还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再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65年前,石家庄的八位‘开国劳模’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树立起了那个年代的榜样,他们是石家庄的骄傲。他们的故事值得大家再次回忆和重温。”王律说,目前,他已经将石家庄的八位“开国劳模”的故事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并准备结集成册和大家分享。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