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扶贫模式 河北特色产业拓宽贫困地区致富路

17.10.2014  12:18

河北每年减少扶贫对象120万

河北广播网10月16日消息 明天是我国首次设立的“扶贫日”,这对于我省扶贫工作具有哪些特殊的意义呢?下一步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又在哪里?就这些问题本台记者对省扶贫办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罗强进行了专访。

新一轮扶贫攻坚已经过去三年,我省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正在加快,2013年全省贫困人口512万,比2010年减少了360万,平均每年的减贫人口在120万左右,贫困地区和其他区的发展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省扶贫办副主任罗强:2013年,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44元,比2010年增长55.5%,全省所有的贫困村全部实现了道路硬化,通班车率达到99%,还对40万户的危房进行了改造。

但是,我省扶贫攻坚依然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农村还有7300个贫困村,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连片贫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弱,经济资源匮乏,致贫返贫因素多。

省扶贫办副主任罗强:贫困地区整体发展比较滞后,特别是产业规模比较小,后劲不足,另外致贫返贫的因素也比较负责,这都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破解的难题。

罗强介绍,要解决面临的这些难题,还要继续在创新扶贫机制与模式上下功夫,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金融支持等方式,吸引民营资本、工商资本参与扶贫项目建设,加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那么从下一步我们的工作上来讲,一个方面就是继续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创新机制,创新社会扶贫机制,破解扶贫攻坚中的各种问题和难题。

创新扶贫模式 不断拓宽贫困地区致富路

河北是一个经济大省,但同时仍有62个贫困县、512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我省运用市场机制,创新扶贫模式,不断拓宽贫困地区致富路。

记者见到平泉县卧龙镇卧龙岗村村民杨福的时候,他正在自家的蘑菇大棚里忙活着。他告诉记者,自己身体常年有病,不能出门打工,以前早就想着建个蘑菇大棚,因为没钱一直没能如愿,“借钱你借不着,自己本身手里没有钱,你说你能干点儿啥。

直到前年,当地政府与瀑河源食品公司达成协议,成立了合作社,由公司统一建棚,将发好的菌袋分发给贫困户并与他们签订回收合同,合作社进行技术培训指导,村民只出工不出钱。不到两年时间,村里很多蘑菇种植户都致了富。

村民孙建平:原来把你说咱们没有车啦也没有房啦,现在车也有了,房也有了,生活水平都搞上去了。

目前,平泉县已培育食用菌龙头企业40多家,专业合作社上百家,已经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新模式。

平泉县扶贫办主任张志军:今年在全县打造产业扶贫重点村6个,受益人口达到2万人,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类似的模式在饶阳县也在推广。当地引进众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规模化绿色蔬菜大棚,农民以土地入股,优先就业,以最小的风险换取最大的收益。

饶阳县尹村镇大迁民村村民常增寅:这儿一成立公司,实行入股,咱就把那个地全交给这儿了,每年分红,咱可以来这儿打工来,我一个月工资两千三,比以前强多啦。

省扶贫办法规处处长孙振宪说,扶贫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单纯的“输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股份合作制让农户和企业发生化学反应,实现利益联结,带动农户致富,让贫困户自己学会“造血”,“改变过去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模式,通过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引导农民利用一些财产性的东西变成股份,加入到合作组织当中来,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加群众收入。

目前,全省涌现出了曲阳县山区综合开发、武强县龙头带动产业、阜城县引进工商资本推进农业规模开发等一批成功模式,共培育了省级扶贫龙头企业204家,有效地撬动了社会资金参与到扶贫开发上来,带动了20多万户走上脱贫致富路。

省委党校教授郭君铭:我们的扶贫工作,不能只停留在依靠单一政府投入,“修几条路,建几间房,年底发发救济粮”的状态,政府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要利用好用市场这张“无形的手”,让企业参与进来,为扶贫工作助力,借助市场化运作这个“外力”,加上贫困地区努力这个“内力”,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从长期看可以有效提高脱贫率,降低返贫率。(河北电台记者孙振宾、承德电台记者冯华、平泉电台记者王少杰、邢台电台记者秦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