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精准扶贫助15万多人稳定脱贫

11.05.2015  04:15

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刘剑英)“加入养鸡合作社后,实行鸡苗引进、饲料供应、防疫保健、蛋品销售等‘十统一’管理,去年挣了5万多元。”广平县西张孟村贫困户王跃奇去年靠养鸡脱贫,眼下他又盘算着如何扩大养殖规模。

去年以来,邯郸市开展精准扶贫,推进扶贫方式由“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发展的内生动力。2014年该市共有15.1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今年将确保10万扶贫对象稳定脱贫。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是开展精准扶贫的前提。”邯郸市扶贫办主任连玉平介绍,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存在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基于此,该市组织开展进村入户调查,严格实行群众评议、公示公告、抽查检验等制度,真正把有劳动能力、致富愿望的低收入群众列为扶贫对象,将残疾人、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及五保户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救济。

该市建立了贫困人口信息动态管理系统,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全市7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共识别确定贫困村535个,贫困人口17.1万户、49.38万人,其中扶贫对象8.9万户、33.19万人。

产业是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邯郸市根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等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在东部县重点发展蔬菜种植业和养殖业,在西部县(市、区)重点发展药材和乡村旅游,形成了“东菜西药、东养西游”的扶贫产业格局。去年,东部平原9县新建设施蔬菜大棚11960座,发展家禽养殖1420万只、养羊4.9万只、养猪6.08万头;西部山区新发展林药间作2万亩,种养产业惠及3万多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