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商品条形码可辨真假?质监部门:非官方数据不足信
自从手机上有了“扫一扫”功能后,很多人把其当成了购物辨真假的利器,在商场、超市购物时,很多消费者用手机上的“扫一扫”功能,扫描商品上的条形码,扫描出商品的信息,就确定是真的,放心购买;扫描不出商品信息,心里就打了鼓,怀疑可能是假冒伪劣,干脆放弃购买。手机软件“扫一扫”扫描商品条形码辨真假靠谱吗?
消费者:
“扫一扫”扫不到桶装水信息,再也不敢喝了
近日,衡水市的王女士对燕赵都市报记者说,听很多人说手机微信里的“扫一扫”扫描商品的条形码就可以查到该商品的信息,她就下载了微信,用上面的“扫一扫”功能扫描买来商品的条形码,发现她在超市为女儿买的饼干、奶制品,都能查到该商品的信息,上面不但有商品的品名、简介,还有亚马逊、1号店等店铺的销售价格。
但当她扫到家里常喝的某品牌桶装水条形码时,竟显示“未找到该商品”,莫非一家人喝了很久的桶装水是假冒伪劣的?打电话给桶装水的厂家,该品牌桶装水华北代理商却言辞凿凿地说,桶装水绝对是真的,至于为什么显示“未找到该商品”,他们也很困惑。尽管厂家代理商、经销商都保证卖给她的水是真的,但是她再也不敢喝这个品牌的水了。
王女士说,手机有了“扫一扫”,她以为有了购物时辨别商品真假的法宝。可是前两天她去衡水一家大型商场买衣服时,用手机上的“扫一扫”扫描条形码时发现,绝大多数显示“未找到该商品”,莫非绝大多数衣服都是假冒、贴牌的?这么大的商场不可能啊?她越来越糊涂了。
记者体验:
“扫一扫”扫描商品条形码“有亲有疏”
10月12日,记者找来一些带条形码的商品,包括牛奶、饼干、药品、书籍、衣服等。随后用手机微信的“扫一扫”软件分别对其进行扫描。
扫描的牛奶、奶粉、饼干、茶、书籍时,结果显示,有的有商品简介(药品为“药品信息”,书籍为“内容简介”),有的有当当、亚马逊、1号店、京东等网店的销售价格,药品有说明书、附近门店、药急送、药品评论等内容,书本有豆瓣书评等内容,进口食品有“进口”字样。
可是当扫描衣服时,就是另外一种天地了,共扫描了6件不同品牌的服装,包括女装、童装、男装,统统显示“未找到该商品” 。
令记者哭笑不得是,当在记者顺手扫了一下某出版社印制的一本内部赠阅的作品集封底上的条形码时,结果竟显示为某品牌“弹力保湿化妆水”
质监部门:
“扫一扫”软件并非官方数据,不足采信
10月13日上午,衡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所负责人孙连仲在接受记者咨询时说,条形码是全球唯一性的“身份证”,企业申请商品条形码,需要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相关合法经营资质证明,再向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分支机构申请,最后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核发。手机上的扫码软件都是软件商自行开发的,软件开发商则通过采集条形码信息,实现扫码查询的功能,并非官方数据,不足采信。扫码软件“扫一扫”扫描商品显示“未找到该商品”,并不证明该商品就是假冒伪劣产品。辨别条形码的真假执法部门有专门的检测工具,检测工具才能鉴定条形码的真假。
孙连仲还说,目前我省并未出台商品必须在标识中标注商品条形码的规定,企业可自愿申请商品条形码,也就是说如果我省生产的商品没有条形码的标识,也并不意味着是假冒伪劣产品。
据了解,国家《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中并没有要求哪些商品必须使用商品条码,但是近年来各地出台的有地方性法规,比如江苏、宁夏、重庆、四川、湖北、广东、广西等多个省市区的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在本地生产的食品、药品、化妆品、儿童玩具等产品必须使用条形码。
相关链接
条形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常见的条形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排成的平行线图案。条形码可以标出物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许多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政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很多商品上印有黑白相间的规则条形,下面对应着13位数字,这就是商品的条形码,它代表着这件商品的国籍、厂家、品种等信息,是商品的“身份证”。
13位数字:从左到右,前3位叫前缀码,代表国家或地区,如中国为690-699,俄罗斯为460-469,中国台湾为471,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489,澳大利亚为930-939,新西兰为940-949,美国为000-019、030-039、060-139,日本为450-459、490-499,法国为300-379……一般情况下,据此可以知道商品的原产地;4-12位依次为生产厂商代码(厂商申情,国家分配)、厂内商品代码(厂商自行确定);最后1位是校验码,依据一定的算法,由前面12位数码,通过计算而得到,用于校正在扫描过程中产生的识读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