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美丽河流

05.09.2017  13:25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滹沱河在我市河长109公里,是我市最大、最主要的行洪河道,被誉为我市的“母亲河”。近年来,我市着眼于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城市空间、打造生态城市,谋划实施滹沱河综合治理工程。在充分借鉴各地河道治理先进经验,积极征询国内顶尖知名专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我市于8月10日最终形成了《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规划暨沿线地区综合提升规划》,一场针对滹沱河的全面提升行动正式拉开了帷幕。

全方位统筹 高标准谋划

建设城市蓝绿生态核心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繁峙,东穿太行山脉进入河北平山县,经岗南、黄壁庄水库,穿过石家庄市四区五县,流经衡水市,在沧州市汇入海河。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上游来水减少等原因,滹沱河市区段河道常年断流,土地沙化严重,成为市区主要沙尘污染源。

2015年8月,省委书记赵克志在视察滹沱河时提出了“太阳照在滹沱河上”的要求,要求通过对滹沱河两岸园林景观进行提升,做到“亲水”、“通畅”,服务市民,带动城市发展。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赵克志书记的讲话精神,以对党的事业负责、对经济社会发展负责、对群众福址负责的态度,谋划实施滹沱河综合治理工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邢国辉多次对滹沱河综合治理作出重要批示,召开调度会进行安排部署。今年8月10日,正式审议通过了《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规划暨沿线地区综合提升规划》。

规划提出,主城区段以城市公园标准,建设城市蓝绿生态核心,打造城市之眼,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游憩场所;县城(区)段建设滨水公园,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提升县城活力,提升县城形象;其它区段对河滩进行生态恢复,保护基本农田,对河滩进行自然绿化,形成绿色生态景观;在堤外两岸利用河道环境优势,引导生态产业发展,带动镇村经济增长。

按照打造石家庄绿色发展带、京津冀城市沿河发展示范区的目标,规划以滹沱河为区域发展的总体核心,以规划建设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美丽河流为方向,对两岸地区进行全方位生态修复,将两岸的优势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产业资源、创新要素串珠成链,统筹周边城乡空间建设,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引导滹沱河地区协调发展,构筑两岸经济带、创新带和景观带。实施“一城七县,拥河发展”战略,生态为基、文为魂、业绿并重,推动沿河两岸发展,建设生态滹沱河、安全滹沱河、文化滹沱河、活力滹沱河、智慧滹沱河。

保防洪能力 重生态恢复

营造以水带绿、以绿养水生态水系

在综合提升规划中,共分九个部分,对黄壁庄水库坝下至深泽东界,全长109公里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计划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治理范围为石家庄主城区至藁城东,治理长度42公里;二期工程,藁城东至深泽东界43公里;三期工程,黄壁庄水库坝下至市区段24公里。目前正在启动实施一期工程。

防洪规划是规划时首先考虑的内容。对于堤防建设,规划中要求,北堤防洪标准要达到100年一遇,南堤防洪标准要达到50年一遇,保障河道防洪能力和两岸防洪安全。而河槽工程,则兼顾行洪和水景观要求,按照10年一遇标准进行扩挖疏浚,治理范围内河槽宽度全线不小于300米,最宽处达1200米,减小低标准洪水损失,并为滩地生态建设提供保障。通过实施防洪工程,使滹沱河治理区全线安全设防,保障两岸发展。

在生态修复方面,规划要求按照“以水带绿,以绿养水”的理念,在市区段和县城正对位置扩河为湖,打造滹沱河上核心景观区。通过南水北调水、黄壁庄水库水、再生水等水源向滹沱河补水,年补水量约3亿立方米,实现主河槽内以溪流为主贯穿全线,形成宽度为50至200米不等的溪流湿地状河道,营造“湖面+溪流湿地”交替的城市湿地型河流,每隔2000米左右预留300至500米的观赏视廊,观赏视廊内以地被花卉、低矮灌木为主,保证视线的通透,形成水面开合有度、时隐时现的效果。河滩绿化整体以自然景观为主,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确定滹沱河区域植物分为湿地植物、乡土地被、沙生植物、观赏农业、湖区植物等五类,可栽种植物274种,形成溪流区绿化、湖区绿化两种绿化景观。同时,对沿线污水治理厂进行提升改造,使排入河道水质由目前的一级A提高至地表水准IV类,符合景观用水标准,保护滹沱河沿线水生态。

城市景如画 全线活力足

构建文化、旅游多产业融合景观带

在主城区段的规划中,规划范围确定为西自中华大街,东至东三环北延线;北至滨河路,南至规划河堤,局部扩展。规划总面积35.1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4.97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0.18平方公里。以滹沱河为中心,引领滹沱河两岸城市建设,结合正定古城、正定新区以及滹沱河南岸的开敞空间,将滹沱河区域建设成为石家庄“中央开放客厅”,打造城市之眼。

县城与滹沱河则进行了互动规划。以滹沱河风景与文化资源为引力源,以生态恢复提升为契机,基于县城特点,在灵寿、正定、藁城、深泽打造临水县城,建设一个河中湖面、一条滨河景观大道、一座滨河公园。鹿泉、无极、晋州不临水县城,建设一条通河景观大道、一片滨河特色产业区引导县城拥河发展。

同时,挖掘滹沱河沿线产业和资源特色,在堤外127个村庄全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对于特色产业园区内的村庄,在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上,发展休闲旅游,用休闲旅游带动村庄发展,形成“一村一休闲”带动“一村一品”的模式,实现“村皆大美、田皆高效”的田野景观。在构建顺河交通和跨河交通体系上,规划建成滹沱河南北岸“双线多环”的主干路交通,完善交通体系,激活发展潜力。按照拥河产业发展路、堤顶景观大道、滨水慢行路(绿道)三个层级,建立顺河交通体系。

规划还要求充分挖掘滹沱河区域的历史文化底蕴,主城区与县(市)区“核心区”景观建设要相呼应,在滹沱河沿线规划20处特色景点,将滹沱河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诗词文化等文化融入到滹沱河建设,将滹沱河真正打造成一条文化之河。

按照以景观生态引导沿线产业发展的要求,规划提出要充分利用河北省特色小镇政策,参照特色小镇建设标准,打造中山旅游度假园、小壁森林公园、多彩农业观光园等十六个特色产业园区,激活滹沱河两岸活力,构筑滹沱河产业活力带。同时,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BIM+GIS等高新技术开发智慧河流管理平台,建设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城市防洪安全辅助决策系统等建设管理系统,建设智慧滹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