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驱蚊软件”走红 记者体验:一小时被咬了10个包

14.08.2014  11:25

记者实验三个“手机驱蚊软件

    “立秋后的蚊子——铁嘴”,这句老话最近一定让您感受颇深。白天不留神就会被叮咬;晚上睡觉,蚊子还时常在耳边“哼歌”。据疾控部门多年数字显示,如果为蚊子密度画出变化曲线图的话,将会有两次“波峰”,第一次是6月前后,第二次就是立秋之后的8月—9月。日前,多款“手机驱蚊软件”悄然走红,这些软件声称只要给手机安装了驱蚊软件,手机就能发出超声波,达到驱蚊效果。用手机驱蚊,听上去绿色环保,但实际效果如何呢?昨日,记者实测了三款评价较好的驱蚊软件,结果一个小时被蚊子咬了10个包。

    □文/图 燕赵晚报记者文清

     原理

    模仿蝙蝠与雄蚊发出超声波

    根据手机驱蚊软件给出的解释,蝙蝠利用超声波捕捉蚊子。此外,吸血的雌蚊子在怀卵过程中讨厌雄蚊子,雄蚊发出的超声波会使雌蚊子避开。所以,手机软件研发商通过人为制作的超声波,模仿蝙蝠与雄蚊的声音,从而达到驱蚊目的。

    记者在Iphone手机的Appstore里搜索“驱蚊”,立刻出现47个搜索结果,其中大部分都是驱蚊软件。这些驱蚊软件一部分免费,也有一部分要收费,便宜的6元,贵的要18元。在安卓系统的手机里搜索“驱蚊”,同样能搜索到近20个驱蚊软件。

    虽然这些驱蚊软件的名字不同,但所有软件用的基本都是同样的原理——超声波驱蚊。为达到驱蚊的效果,驱蚊软件还根据场景和蚊子种类设置了不同的模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切换,软件也会发出不同的超声波。

    使用手机驱蚊软件的用户主要以年轻人为主,他们对这类软件的评价,各有不同。“好像有效果,我觉得比蚊香管用。”李小姐说这段时间她坚持用手机驱蚊,感觉身边的蚊子的确少了。

    “没什么效果,用了还是被咬。”宋先生是个“招蚊子喜欢”的人,他试用了三天手机驱蚊软件,就把驱蚊软件卸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