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来电显示费”:与成本脱节 只收费不保真

09.10.2015  12:07

各地运营商从未披露成本依据 且收费标准不一

手机来电显示”是指手机被呼叫时,显示主叫号码的功能。记者调查发现,各地运营商不仅从未披露“来电显示费”的成本依据,而且收费标准不一。与此同时,“来电显示”收费却不一定保真。以篡改“来电显示”方式实施的“电信诈骗”造成用户损失,运营商却几乎从不担责。

有业内专家质疑,随着近十几年来技术水平的提升,“来电显示费”的实际成本已降低,收费已与成本脱节。

不同城市、不同运营商收费各不相同

绝大多数手机用户日常都会开通“来电显示”服务,以有准备、有选择地接听电话。“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发现,对于手机“来电显示”功能,不同城市、不同运营商收费各不相同。

中国移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全球通”等费用较高的套餐中,大多包含“来电显示”服务,不需额外付费。在天津联通南开区某营业厅,记者看到,14元、18元、28元的低价本地套餐也免费赠送“来电显示”服务。

但许多套餐的“来电显示”服务仍需额外付费。记者采访发现,呼和浩特市联通“世界风新商旅套餐”、沈阳联通“新势力畅聊套餐”等,均不包含“来电显示”服务。沈阳、长春、太原等多地移动公司,均有不包含“来电显示”的本地套餐,开通需另外付数额不等的费用。官网显示,中国联通“4G全国组合套餐”,开通“来电显示”也需付费每月6元。

广东省互联网协会的副会长、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发达国家的电信运营商并不对“来电显示”这么基础的服务额外收费,甚至在套餐里都不单独标注。多名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表示,在当地办理的套餐既不额外收取“来电显示费”,也不会在套餐中表明已包含“来电显示”功能,“来电显示”属于运营商提供的默认服务。

单月费用可购百兆流量 收费与成本脱节

记者采访发现,许多套餐单独开通“来电显示”功能需每月额外付费10元,相当于购买了100M的手机流量“加油包”。每月6元、10元的手机“来电显示费”,是不是电信运营商成本的体现?

前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电信行业专家黄晓庆表示,对运营商而言,信令网和交换机都是必备的,而传递主叫号码的过程几乎不额外占用资源,只产生一些信令成本。平均到每一次通话,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曾就职于通讯设备生产商朗讯科技公司的业内人士周大建说,十几年前,“来电显示”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运营商的收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来电显示”是通讯设备的标配功能,无论运营商用不用这个功能,设备都会自带。运营商提供“来电显示”,也不会额外产生什么成本。

周大建说,如果接通通话,通话双方的交换机必须要传递号码,“来电显示”只是接电一方的交换机在收到主叫号码后,向接电手机传输一下。整个过程都是通过软件控制的,不需要添加交换机等硬件设备。同时,数据交换过程非常简单,对控制信道的占用非常小,几乎没有额外的成本。

天津某运营商运维人员告诉记者,严格说,“来电显示”的实现过程并不会产生什么额外的成本,但运营商投资基站、建设网络会产生庞大的费用,运营商需要通过“来电显示费”来收回投资成本,并不需要成本定价一一对应。

“‘来电显示’是绝大部分用户都需要的‘刚需服务’,其定价不应偏离实际成本太多。如实际成本极低,应取消此项收费。”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李苏京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运营商也应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和业务结构,不应该对‘来电显示’这样的‘原始收费’过于依赖。

只收费不保真、不担责?

尽管一些用户为“来电显示”付费,但“来电显示”的真实性却不令人满意。

近年来,我国每年‘电信诈骗’案达几十万起,用户损失上亿元。近年来发生的‘电信诈骗’案,篡改号码作案的占90%以上。”天津市公安局东丽分局副局长李建满表示,许多犯罪分子篡改主叫号码,模拟公检法等国家机关电话,诱导被害人将资金转移到所谓“安全账户”,进而实现诈骗目的。

据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扬介绍,诈骗电话基本都是网络电话,改号环节在境外完成,一般境外传过来什么号码,境内运营商就显示什么号码。

黄晓庆认为,对于“改号诈骗”,运营商并非没有责任——境外的诈骗电话在改号后必须从国内的端口入境,接入通信网络,一些运营商管理不严,导致很多改号电话没有被封堵住。此外,查案过程中,也多次发现运营商工作人员为“改号诈骗”提供便利。据了解,目前,三大运营商对境外诈骗电话的封堵已经有了一定进展,从技术角度讲,运营商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更好地拦截篡改主叫号码的诈骗电话。

值得注意的是,在“来电显示”的诈骗案中,运营商往往并不担责,遭改号电话诈骗的用户往往只能自担损失。

据新华社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