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列入立法规划 对未来影响几何引关注

06.08.2015  23:44

   导语: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本周向社会公布,包括房地产税法在内的34项立法任务亮相其中,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法正式进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热议多时的房地产税改革已经处于稳步推进中。虽然距离正式通过和实施还有一段时间,但房地产税法实施后将对房地产市场会产生何种影响,已广受关注。

   重大进展:

   房地产税法列入立法规划

  一段时间从公众视野“淡化”的房地产税有了新动向。最新调整过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本周向社会公布,包括房地产税法在内的34项立法任务进入其中,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法已正式列入中国立法规划。

   何时通过?

   房地产税法最快2017年通过

  “本届人大任期是到2017年底,因此,预计房地产税法最快将在2017年底前通过,慢的话可能会在2017年底提交审议,在下一届人大任期内通过。”刘剑文表示。中国政法大学财税金融法研究所教授施正文表示,目前房地产税法初稿已基本成形,但还有一些重大问题需要协调,现在还没有到向专家等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的阶段。

  房地产税法通过之后会立即实施吗?“我个人认为不会马上生效,而是要过一段时间。”刘剑文说,房地产税法从通过到实施应该会有一个过渡阶段,从而让社会对法律有充分的认知、了解和准备。【 详细

   要交多少?

   建议人均60平方米内免税

  对于房地产税的设计思路,施正文认为,现阶段针对房地产的税主要在交易环节,对抑制投机、稳定房价发挥作用并不明显,未来房地产税将会增加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负,并以房地产的评估值为征税基础。

  对于征收范围,施正文认为应该设立一定的免税面积,“免税面积设定为人均60平方米比较合理,这样对于三口之家来说,可以有180平方米不用交税,从而保证了居民第一套住房不用交税。”施正文说。

  对于免征额和税率,目前官方并未释放任何信息。但是,施正文建议,对于免征面积,中央可以设定一个最低的标准,在此标准之上,各地免征面积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上浮。而对于税率,施正文建议可以设定一个税率区间,不要太高,各个地方在这个区间范围内自主确定具体税率。“目前国际上普遍税率标准是1%,中国可以低一点。”

   什么影响?

   删繁就简有利于加强调控

  根据此次房地产税立法改革的总体思路,拟把现有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成为新的房地产税,增加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负,以房地产的评估值为征税基础,而土地增值税、契税等税种则暂不纳入房地产税。税改还拟制定对家庭基本需求的免税政策,同时对房地产企业持有的土地和正在开发项目征收房地产税,抑制囤地、闲置土地等行为。税则的简化和针对性提高,也有利于增强税收政策在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次税改还将房地产税的定价权有条件地交给地方政府,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增强税收调控的灵活性。随着地方自主权的增强,地方政府将能够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具体税率。这对使房地产税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源,化解困扰已久的土地财政难题,具有积极的意义。(经济参考报)

   促地产行业平稳发展

  首先,房地产税能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各地征税门槛不同,满足条件的可以免征,这样可以支持自住性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抑制投机炒作。第二,房地产税是地方税,今后地方政府将不再单纯依赖土地财政,在土地出让时平衡考虑财政收入。今后将通过税收调节供求关系,而不是用行政手段。第三,减轻流通环节税,增加持有环节税,可使有多套房的人考虑出租或出售,缓解供求关系,有利于发展健全二手房市场与租赁市场。(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