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户受灾群众收到东明爱心捐赠

10.08.2016  17:07

洪水无情人有情,七夕灾区送温暖。昨日上午,东明国际家居城20多位爱心志愿者和群众代表兵分四路,带着一车车的爱心捐赠物资分别奔赴受灾严重的平山县林峪村、南滚龙沟村、西漂村以及赞皇县了丝坡村,将总价值10多万的物资和现金送到了426户受灾群众手中。

东明为426户受灾群众送温暖

东明国际家居城营销总监张彦利介绍,“7·19”洪灾发生后,灾区群众的生活和灾后重建一直牵动着大众的心。上周,由燕赵晚报携手东明国际家居共同发起的“风雨同舟 重建家园”与爱携手同行行动启动后,总共筹集到善款10多万元和1460件救灾衣物。按照东明家居董事长孙双岐的要求,这次捐赠将为受灾群众送去最迫切需要的生活必需品。

东明联系到受灾严重的平山县林峪村、西漂村、南滚龙沟,赞皇县了丝坡村,8月9日上午,志愿者分为四队义捐直通车赴四个灾区贫困村,将2万元现金、280袋大米、280袋面粉、10箱水、1大桶油,还有1460件衣物直接送到了426户受灾群众手中。

昨日8时,东明国际家居城营销总监张彦利带领一队义捐直通车奔赴赞皇县了丝坡村。这个村子位于赞皇县深山里,道路毁损严重。在土路上颠簸3个小时后才到达,沿途不时看到道路和田地毁损的场景。张彦利代表东明人向赞皇了丝坡村捐赠了大米100袋、面粉100袋还有几百件衣服等物资。

了丝坡村支书王俊国说,大雨停歇后发现护村大坝全部冲毁,村里的塘坝整个坝体都冲没了,饮用水水管全部冲垮,进村的道路也被冲毁。雨停后,村里耗资七八千元紧急修好了一条临时路通行。经过统计,了丝坡村有6户村民房屋倒塌,受灾严重的有20多户,主要是林地农作物受灾严重,还有一户因大雨死了17头羊。目前村民在接受爱心捐赠的同时,已在县乡村指导下谋划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受灾村已开始灾后重建自救

平山县南滚龙沟村是当年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红色旅游圣地,原《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前身)社、新华电台驻地。这个贫困村总共130户人家,虽然依山傍水近年也因旅游开发而热闹起来,但是村子依然没有脱贫。“7·19”洪灾后,村子里连接外界的唯一大桥被冲毁,停电停水,通讯中断十余天,严重影响到村民生活。

昨日记者跟随东明抗洪救灾义捐直通车奔赴南滚龙沟村。到村口时发现,大桥孤零零地伫立在河床之上,村民紧急从河床中抢修出一条仅供一辆车通行的窄道。南滚龙沟村支书李树明接到东明家居捐赠的大米130袋、面粉130袋等物资后连连致谢。他介绍说,全村130户村民都在这次洪灾中受损,田地里的庄稼或轻或重都受了灾。

50多岁的单身汉王英诚家受灾严重,土坯房子墙壁和屋顶四处漏雨,房子成了危房无法居住,接到东明家居送去的爱心物资,王英诚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一直把爱心志愿者送出老远。低保户李二忠家里田地受损严重,领到爱心米面物资后,他的老伴王秀书流下了眼泪。东明爱心志愿者郝攀哲还为老人做心理辅导,送去温暖与正能量。

随后,记者和东明爱心志愿者们一起探望了“王二小”的同龄人史林山,87岁的史老爷子家里房子安好,就是地里的庄稼受损厉害。这位历经沧桑的英雄老人接过东明家居李兴来经理送到家中的米面,连连感谢党和人民的关怀。

灾后献爱心只能是远水临时解解渴,如何生产自救才是摆在百姓面前的课题。南滚龙沟村村支书李树明和驻该村的石市排水管理处王世雄介绍,他们会把抗洪救灾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推进,1000万元的南滚龙沟景区开发建设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南滚龙沟已获批市级旅游示范村,他们将依靠美丽乡村游和农家乐等项目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昨日,还有两队东明抗洪救灾义捐直通车奔赴平山县的林峪村、西漂村。为西漂村送去50袋大米、50袋面粉还有衣物;给林峪村送去2万元爱心捐款及爱心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