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战线英雄先烈不容忘却:中共情报战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03.09.2015  11:48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内发动群众,建立起群众性的反情报网,使日特难以渗透。从中央到各个根据地建立专业的情报和反间谍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派遣特工人员打入日伪政权和其情报机构内部,获取了大量机密情报,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我们深切怀念那些在隐蔽战线上对日作战的英雄和先烈。

   (一)在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建立起群众性的反情报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中广大地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日本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企图进行情报刺探,不断派出间谍化妆潜入中共抗日根据地,刺探军情。但是,日本方面对于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的渗透和情报工作往往效果不佳。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兵员往往都来自于封闭偏远的农村,擅长长期潜伏的日本特工却根本无法在那里立足。

  中国共产党发动广大群众,设立锄奸部门,建立起群众性的反情报网,在各抗日根据地,从县到乡都建立了锄奸部(科),并经常对广大群众进行防奸防特教育,每个村庄的人员通行必须有抗日政府的路条,设置岗哨,查验路条。广大群众还自觉地成为抗日武装的情报人员,他们利用各种机会,比如打柴、放牛、走亲戚、做买卖时留心日伪军动向,及时把情报反映给八路军、新四军。除了公开的保卫组织之外,还在各乡村、街道、工厂、学校、合作社、机关、团体、部队,设立秘密的“工作网”,作为保卫机关的“耳目”,这就使得敌特的渗透困难重重。

   (二)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建立专业的情报机构,开展对日伪的情报工作

   中共中央社会部: 1939年2月28日,中共中央成立社会部,下设秘书长、政治处、干部部、保卫部、地方部、回蒙工作委员会和情报训练班。同时还设有第一、二、三部(局)。《关于成立社会部的决定》指出:目前日寇汉奸及顽固分子,用一切方法派遣奸细企图混入我们内部,进行阴谋破坏。为了保障党的组织的巩固,中央决定在党的高级组织内,成立社会部。各中央局、省委、区党委应下最大的决心,选择政治上最坚定、能力上最适宜的干部建立社会部。

  社会部的具体任务是:1、有系统地与汉奸敌探作斗争,防止他们混入党的内部,保证党的政治军事任务的执行和组织的巩固。2、有计划地派遣同志和同情分子,利用一切机会一切可能打入敌人的内部,利用敌人中一切可能利用的人,从加强敌人内部的工作达到保卫自己。3、收集敌探汉奸奸细活动之具体材料和事实教育同志,提高同志的警惕性。4、管理机要部门的工作,保障保密工作的执行。5、经常选择和教育可以作此种工作之干部。

  中央社会部先后成立陕北公学和西北公学,并举办多期培训班,训练情报干部。其训练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政治学习;二是进行专业训练,如密码使用、电台报务、照相密写,以及如何在各种复杂环境中生活、工作,应付敌人的突然搜查和袭击等等。受训人员大部分被派往日军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进行秘密工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也相继成立了社会部。中共北方局遵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以抗日根据地为基点,把情报人员派往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及上海、南京、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等城市,组织联络当地的秘密党员、进步青年和抗日爱国人士等,渗透到日伪的军、政、警、特、宪内部,获取了许多重要的军政情报。中共晋察冀分局社会部还积极开展对东北伪满和日军的情报工作。

  1939年,中共中央社会部成立后,潘汉年被任命为副部长,负责组建华南情报局,并统一领导港、澳、穗等地的情报工作。潘汉年,1906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历史上隐蔽战线卓越的领导者。为了建成华南地区的情报网络,潘汉年到香港后,从廖承志那里调张唯一到情报局掌管内勤和机要。在张唯一的直接领导下,又新建了由陈曼云(负责对外联络)、梅黎、高志昂(负责电台发报、译电)等人的情报班子,这个班子后来成为潘汉年在港的主要工作据点。

   (三)在沦陷区建立隐蔽战线,打进日伪内部,开展对日伪的情报战

  在发动群众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在沦陷区建立隐蔽战线,打进敌伪内部,开展对日伪的情报战,先后在华北、华中、华南以及重庆等地建立了情报组织,获取了许多重要情报。

   获取日军本间师团进攻台儿庄的作战计划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华北联络局在天津日军本间师团内策反了一个翻译。台儿庄战役前,这个翻译把搞到的本间师团进攻台儿庄的作战计划交给华北联络局,华北联络局负责人谢甫生立即将情报转送李宗仁在天津的情报员。台儿庄战役胜利之后,李宗仁专门发电感谢这份情报,还寄发百元奖金。

   派遣共产党员关露打入汪伪76号特工总部: 在大力经营香港情报工作的同时,潘汉年利用上海错综复杂、敌我交错的环境,大胆从容地与日军、汪伪展开一系列情报战,为抗战的胜利屡建奇功。潘汉年由香港抵达上海后,着手建立情报工作班子,先后建立与延安、香港、重庆等地联络的电台。并选派一批骨干打入敌伪军政警内部,形成了一支地下尖兵;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无畏精神,向汪伪头目进行策反,获取重要战略情报。

  潘汉年还指示与丁玲、张爱玲并称中国文坛三才女之一的关露打人汪伪76号特工总部。关露原名胡寿楣,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21岁就发表了处女作。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关露积极参加上海左联的抗日活动,并于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上海妇女抗日反帝大同盟宣传部副部长。在此期间,关露出版了诗集《太平洋上的歌声》,并为电影《十字街头》创作了插曲《春天里》。潘汉年之所以选择关露,是因为原为共产党员的李士群被“中统”逮捕期间,关露的妹妹胡绣枫曾收留并照顾过李士群怀孕的妻子叶吉卿。李士群夫妇一直很感激胡绣枫一家。后李士群自首投靠“军统”。上海沦陷后,李士群又投靠日本人,后成为汪伪特务机关负责人。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关露利用与李士群一家的关系,打入李士群的汪伪特务机关76号,进行搜集情报。

   通过在上海、香港的情报网,获取了一些重要的绝密情报: 潘汉年还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和特殊手段,开辟了一条从上海到淮南、苏北解放区的秘密交通线。他勇敢机智,深入虎穴,周旋于日军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以及国民党势力之间,在隐蔽战线上建立了特殊的功勋。

  潘汉年通过在上海、香港建立的各种情报网,先后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绝密情报。尤其是1939年英法企图牺牲中国对日妥协的远东慕尼黑活动的情报。根据这些情报,毛泽东写下了《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的党内指示,揭露蒋介石对日妥协投降的企图,维护了抗日统一战线;1941年6月13日获得的德苏战争一触即发的战略情报,使苏联早日进入战备状态;德苏战争爆发后,日本动向是南进而非北进,以及日美谈判的情报,苏联在获知情报后,立即将东线防御日本进攻的兵力调往西线,防御德军进攻。

   派遣被称为“五重间谍”的袁殊成功打入日伪内部: 潘汉年还和日伪方面建立重要战略联系,通过中共情报史上的“五重间谍”袁殊成功打入日伪内部。袁殊,1911年出生于湖北蕲春,1929年到日本留学,回国后担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常委,创办《文艺新闻》。他有多重身份――军统、中统、青洪帮、日伪,然而他的秘密身份却是货真价实的中共特科。这在中国情报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最多面的间谍。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戴笠一时找不到熟悉日本问题、又有相当的日本关系的人,杜月笙提醒他,有一个叫袁殊的日本留学生与日本领事馆副领事岩井英一关系不错,戴笠于是亲自登门拜访。袁殊感到事关重大,立即去请示潘汉年。潘汉年说:“这是件好事,机会难得,你千万不可错失良机,答应戴笠的一切要求。”戴笠给袁殊安排了两项任务:一是收集日本方面的情报,二是坚持留在上海,不管时局有怎样的变化。从此,袁殊通过各种关系,大量获取日本情报。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袁殊化装成日本学生,越过战线,深入到了日军阵地侦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军事情报,使中国军队方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上海沦为“孤岛”后,袁殊留了下来。他以军统少将的名义,成立了秘密行动小组,专门惩办侵略者和汉奸,并得到了军统局的奖励。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炸毁日本在虹口的海军军火仓库。为此,军统给袁殊记了大功。

  上海沦陷后,岩井英一又回到了上海,并成立了一个日本特务机关“特别调查组”,袁殊自然也成为其中一员。后来在潘汉年的指示下,袁殊成立了“兴亚建国委员会”,担任主任干事,并担任“兴建”会机关报《新中国报》、杂志《兴建》社长。潘汉年又动员进步人士去报社和杂志社担任要职,安排情报人员到岩井公馆当秘书,在公馆内设立了秘密电台。日本的情报机关就此变成中共可靠的情报来源。“兴亚建国运动”本部于1939年11月在岩井公馆成立。总部里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中共地下党员。袁殊以兴建总部负责人的身份,打入汪伪政权,任汪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取得了列席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的资格。自然,这个会议的情报,很快就送到了潘汉年手中。当时在日伪与顽固派的夹攻下,隐蔽战线工作的任务更为艰巨,必须以更灵活的方式深入敌人内部。有袁殊进入日本人活动的圈子中,对获取情报也就更加有利。而且延安由于远离情报中心上海,正急待掌握日本大本营动向及日、汪、蒋3方相互勾结又相互矛盾的微妙关系与变化。于是袁殊利用这个机构将大量情报发往延安。

  派遣中共情报人员张子羽打入大汉奸周佛海的“周公馆”。1942年底,潘汉年指示中共情报人员张子羽从国民党第3战区司令部潜赴上海,利用早年与周佛海的关系,与周联络,并获得了不少关于日伪方面的有用情报。同时,潘汉年还通过华克之同他的“知交”任庵的关系,打入周佛海的“周公馆”,获取了有关周佛海的重要活动情报。1945年春,任庵得到蒋介石的绝密指示:“特任周佛海为京沪保安副总司令。”命令周收编、整编沪各地伪军,以备后用。电报内容通过潘汉年转交延安。延安得到这个电报内容后,中共中央即在报上公开揭露蒋、日、汪的勾结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