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积极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15.08.2016  22:14

我省积极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协同发展加速 分工格局初显

确定40个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重点平台,推进协同发展项目400个以上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引领下,三地产业协同发展加速推进,目前三地产业分工格局已初步形成,三地相互投资大幅增长,北京外溢效应明显,三地间的相互投资正在助力产业协同发展。

我省工信部门以产业协同发展为突破口,会同京津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进承接平台建设,加强产业协作,推动了产业转移对接和转型升级。我省本着“因地制宜、统筹布局、发挥优势、各有侧重”的原则,统筹规划产业承接平台,确定了河北省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40个重点平台,并明确了功能和产业定位,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推动市场化模式建设平台,华夏幸福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PPP市场化运作模式,倾力打造产业新城,推动固安工业园区成功承接一批高端产业,成为我省发展最快的省级开发区,推动中国宏泰产业市镇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石家庄通用航空产业市镇、宏泰发展廊坊龙河产业开发区等。2015年以来,全省共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项目400个以上。

相关数据分析表明,京津冀三地间的相互投资正在助力产业协同发展。从北京的投资流向来看,研发和金融倾向于天津,而制造倾向于河北,对河北的投资主要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指向,集中布局在制造环节,2015年北京投入河北制造环节的投资额占北京对津冀该环节投资总额的62.27%。天津对河北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商务服务业。我省唐、石、廊、保四地成为北京投资的主要流向。2015年北京向唐山投资480.99亿元,占对河北投资总额的55.71%,向石家庄投资91.95亿元,占对河北投资总额的10.65%,向廊坊投资84.50亿元,占对河北投资总额的9.79%,向保定投资49.84亿元,占对河北投资总额的5.77%。天津对河北投资则主要流向秦皇岛、保定、衡水等地。

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进程中,我省制造业成为吸纳京津投资的重点。2015年我省制造业吸纳投资额达909.43亿元,位居三地之首,其中37.92%流向钢铁深加工、32.4%流向汽车整车制造。吸纳投资地集中在唐山、保定、石家庄、廊坊4市,2015年吸纳投资额为811.05亿元,占到全省制造业吸纳投资总额的89.18%。这些资本的注入,将进一步加快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今后我省在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将继续抓好《京津冀产业转移升级规划(2015-2020年)》和京津冀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实,进一步在聚焦发展定位、打造产业链条、精准产业对接、推进信息化应用、狠抓项目落实等方面积极努力,推进产业转移有序健康开展,与北京、天津共同构建“一个中心、五区五带五链、若干特色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建立京津冀三地经(工)信部门产业转移对接常态机制,定期举办京津冀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依托重点承接平台,开展专题招商活动;加强落地项目的督导协调力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进项目尽快建成投产、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