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13.08.2014  19:37
我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以下简称“民族高等教育”)起步于1985年举办的民族班(专科),回顾近20年来我省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我们感到,不仅取得了许多成绩,也还存在一些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我省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绩
      我省民族高等教育有四种形式:一是民族班。从1985年开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我们委托河北师范学院(现河北师范大学)举办了民族班(后改为民族与经济管理系,简称民经系),每年招收50名少数民族应届高中毕业生,学制两年,大专学历。二是民族预科班。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方培养更多、更高层次的少数民族人才,从2001年起,民经系停止招生,开始举办民族预科班,到目前已招收1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他们经过1年预科学习,顺利升入大学本科各院系学习。三是民族体育班。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由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不同,各少数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为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2002年起,在河北体育学院举办了民族体育班,专门为我省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在今年召开的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他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我省争的了荣誉。四是“交换生”。“九五”期间,我省每年同内蒙古自治区对等交换招录 8名本科大学生,“十五”期间每年增加到12名。
      通过以上几种形式,我省民族高等教育为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方培养了1000多名本、专科毕业生,现在绝大多数已成为民族地方各条战线的骨干。这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都来自民族地方,他们熟悉家乡的风土人情,有献身于家乡建设的热情。当地群众称他们是“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的人才”。据对民族班90级的统计,至今仍有89%的毕业生工作在当地一线,为贫困民族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内蒙的对等交换生毕业后,多数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的还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研究生,在内蒙各高校和用人单位享有较高声誉。事实证明,采取多种形式举办民族高等教育班,是目前我省发展民族高等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我省民族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民族高等教育规模小、形式单一。一是规模小。国家和省制定了民族教育的优惠政策,使广大少数民族和贫困民族地方考生有了更多接收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由于规模小,这种机会对绝大部分人来说,仍是望之莫及。如2003年河北师大民族预科班招录了40名学生,河北体育学院民族体育班招录了14名学生,与内蒙古自治区的交换生为12名,总数仅60多名。这种情况根本不能适应我省民族地方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建设需要;另外,规模小,就不能产生规模效益,只能增加教育成本,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河北师大民族预科班,用来培养这40个学生的师资同培养80名、160名甚至更多的学生所产生的规模效益是绝对不同的。二是形式单一。许多省区都有自己的民族学院,有自己的硕士学位授予权。有些省、区市预科、民族班、干训班、职业教育等多种形式并举,建立和完善了民族高等教育体系,发展了包括全日制高等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长短期结合、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多种高等教育形式,发展远程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加强民族干部的在职培训等,效果很好。而目前我省只有预科班、“交换生”等几种形式,远远不能适应民族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民族高等教育对外交流渠道不畅。我国现有13所民族院校。2002年,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数为3000人,而国家民委所属6所高校只给了我省40名预科指标,尽管如此,这在我省历史上也是最多的一次;其他7所民族院校在我省从没有预科指标。当然,要改变这种情况不是我省自己能够决定的。但只要我们有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同上级主管部门和各民族院校的联系,一定会取得成效。假设每所民族院校每年为我省培养10名预科生,那么 13所民族院校就能为我省培养130名少数民族人才,超过我省预科班、民族体育班及交换生总数。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们认为,上述诸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问题:
      1、对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足够认识。首先,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机而又有鲜明特色的组成部分,具有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和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语言、宗教、居住地域的特殊性赋予了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使它具有一般高等教育无法取代的特殊意义,它是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和共同繁荣的根本措施。其次,民族班、民族预科等作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比较特殊的形式,可使一些因文化基础水平低而升学难的少数民族和贫困民族地区的学生可以顺利升入大学,并通过预科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文化基础,迅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这样,既增加了少数民族和贫困民族地区学生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又保证了学生的质量,起到了连接大学与高中的桥梁作用。这对于那些为贫困所困扰,急需发展经济、急需人才的广大少数民族地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
      2、对民族高等教育为解决我省贫困民族地方人才缺乏的现状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据了解,目前我省贫困民族地方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只有近百人,只是发达地区的十分之一。这种人才匮乏主要表现,一是缺少高知识、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且这类人才的流失难以控制;二是劳动者素质普遍低下;三是领导者素质不高,尤其是经济领域、科技领域的管理层素质比较差;四是较发达地区分配来的人才到不了位,到位的人也下不到基层。因此,要改变目前人才缺乏的状况,打破现有的恶性循环,增强贫困民族地方内在活力和人才市场的吸引力,就要从根本上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民族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少数民族人才,大部分来自民族地方,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对家乡的现实也有着深刻的认识,熟悉本地区的民族风俗,更容易在家乡扎根,也更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实现家乡的繁荣。这种本土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摆脱对外地人才的依赖,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从长远的角度看,这才是贫困民族地方开发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3、对民族高等教育的独特作用缺乏认识。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民族高等教育在培养对象上具有特殊性。民族高等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和来自民族地区的学生为主,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区域性特征。其独特的民族学院、民族班、预科班、干部培训等特殊办学方式,已经及时有效地为55个少数民族培养了大批各类专门人才和政治干部,这是一般高等教育所无法取代的。在科技文化研究方面,民族高等教育不仅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科研成果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和普及,同时也致力于研究民族历史、语言文字、宗教、医学、民俗等,为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所作的贡献,以及进行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宗教等研究为国家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的决策参考,这也是一般高等教育所无法取代的。历史上我省是满族等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重要区域,满族传统文化沉淀凝厚,但在满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利用上,我省还没有实质性突破,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省各个大学都没有学科设置,缺少这样一个环境和操作平台。民族高校和民族高等教育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据统计,全国有95%的民族学科设在民族院校或民族地区的院校。这些民族学科的设立,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保存、发展,为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和自然资源开发作出了独特贡献。
      4、对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学业水平缺乏正确认识。社会上有些人把民族高等教育看作是“照顾教育”,等同于“低水平教育”,认为从民族高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在水平和能力上低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继续教育等方面歧视他们。事实上,广大少数民族和贫困民族地区的学生能力并不低,只是由于当地教育环境和教育水平的限制,他们的学习成绩受到一定影响,一旦升入高校,尤其是经过一年预科学习升入高校后,良好的教育环境使他们进步很快,与普通大学生没有任何区别,达到了民族预科生“低进高出”的目标。到目前,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自己的博士研究生,在许多学科领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省民族班毕业的学生,目前科(处)级以上干部也不在少数,他们都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当地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对策
      1、提高认识。从大的方面讲,民族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党贯彻民族政策,国家开展民族工作的产物。它不仅仅是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类型,更重要的是,她是中国民族政策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稳定与发展的大局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从我省具体情况看,我省有6个自治县和两个民族县,除大厂回族自治县外,其他7个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发展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任务极其繁重,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投身到贫困民族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中来。但据统计,在我省贫困民族地方,每万人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89人,占 0.89 %,低于全省1.5%的平均水平。要改变这种人才匮乏的状况,除普通高校按有关政策给予少数民族考生降分录取外,成立民族学院,开设民族班、民族预科班便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2、以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承德民族技术学院为基础,组建为河北民族学院。这是由我省民族地方贫困落后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决定的。承德是我省最贫困地区之一,有一半以上少数民族生活在承德地区,目前“承德师专”和“承德技术学院”都已先后挂名“民族”。可以说,组建河北民族学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是具备的。另外,与我省相邻的北京市、河南省都已先后成立了自己的民族学院,并且已经成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我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已达280万人,居全国第10位,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兄弟省、区、市的经验,建设好自己的民族学院。
      3、以河北师范大学民族学院为基础,建立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其作用和意义是其它形式不可替代的。目前我们的民族预科教育远远不能适应我省少数民族和贫困民族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在规模和质量上有大的提高。建立基地,需要我们有关职能部门在办学体制、管理模式,教育定位、教学思想以及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如: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民族预科的设置要侧重于师资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除了河北师大外,其他如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都应成为预科生预科期满后的就读院校,这就需要出台具体政策来协调各方面关系,这涉及到预科生今后的出路,更涉及到预科基地建设的前途。
      4、“跑部进京”,加强“外联”。国家民委所属六所民族高校,每年有近3000名预科生指标,我省仅占其1/1000强。这显然不能适应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要加强与国家民委及6所民族院校的联系,积极工作,多争取指标。同时还要加强同兄弟省、区、 市的联系,如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都有自己的民族学院,预科生培养已形成规模,有了接收外省区民族预科生的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这些院校为外省区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总之,依托国家有关部委和兄弟省区的教育资源,为我省少数民族和贫困民族地方培养人才,将是发展我省民族高等教育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5、扩大蒙语授课学生基数,增加“交换生”规模。内蒙古自治区有5所本科院校面向我省交换生招生,其中内蒙古农大等在国内享有声誉,应该是我省“交换生” 考生理想的大学。目前我省只有平泉县一所蒙古族中学,参加蒙语授课、考试的考生最多年份还不到30人,“十五”期间与内蒙的12名交换生,只能从这二、三十名考生中“矬子里拔将军”,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我省的蒙语授课水平的提高,影响到今后与内蒙交换生数量和规模。建议有关部门对平泉蒙古族中学给予一定支持和指导,争取在蒙语考生的数量和质量上有一个大的提高;另外,要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全省蒙古族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学习蒙语,参加当年蒙语考试,加入到“交换生”行列。扩大蒙语授课学生基数,目的是为今后增加与内蒙“交换生”数量和规模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