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多个助学渠道帮助寒门学子读好书

21.08.2014  12:24

家庭困难学生上学不用愁

□本报首席记者 李云萍

随着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陆续到来,一些因家庭贫困而难以筹措学费的寒门学子有一些担忧。昨天,省教育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河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其中包括对义务教育阶段、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及其普通高等教育和研究生的资助政策,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顺利入学,我省还专门开辟“绿色通道”,为贫困学子顺利入学深造吃下“定心丸”。

学费住宿费困难 可在户籍地贷款

从2006年开始,我省实施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目前全省所有县(市、区)都开通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项目,2011年至2013年已累计发放贷款5.87亿元,累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5万人。

省教育厅昨天表示,为更好满足学生国家助学贷款需求,从2014年秋季开始,我国调整了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原来不超过6000元,调整为不超过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

国家助学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学费和住宿费。贷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和风险金,全部由财政补贴。凡入学前户籍在河北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均可在户籍所在地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或入学后向就读大学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省教育厅昨天表示,为方便大学新生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我省进一步简化了学生申请贷款办理程序。首次申请贷款的学生,只需生源地所在街道或乡镇民政部门在《河北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加盖公章,不再加盖县级民政部门公章;再次申请助学贷款学生在网上申请后,只需提供在校证明即可。

没路费 可向毕业学校申请交通补助

省教育厅厅长刘教民昨天特别强调,贫困家庭的学生考入大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筹措路费的,可向原毕业的高中学校申请路费补助,500元到1000元的标准可以让你顺利抵达任何一所高校,剩下的余钱还可以补贴生活。

为进一步完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确保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从2012年秋季开始,我省设立了普通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对当年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职)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按照河北省内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500元,省外院校录取的新生每人1000元标准,补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从家庭所在地到被录取院校之间的交通费及入学后短期的生活费用。

2013年,我省省级安排资金901万元,资助高校新生1.34万人。目前,2014年662万元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计划已下达各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可向原毕业普通高中学校进行申请。

新生交不起学费 可先办入学手续

针对每年新生开学,部分学生交不起学费的特殊问题,省教育厅昨天表示,我省已经实行了普通高等学校新生入学“绿色通道”政策,对新录取的开学时交不起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予以学费“缓、减、免”的资助。

据悉,目前,我省省内各高校在新生入学报到时均开辟了“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可通过“绿色通道”先报到入学。2013年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学生就达1.84万人。

妥善安排资助资金 去年各级各类资助资金达62.7亿元

省教育厅昨天公布,2013年,我省共安排各级各类资助专项资金达62.7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2.3万人。

据悉,2005年以来,我省陆续出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本科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据了解,2013年,我省利用近1亿元减免了19万名学前儿童保教费;安排义务教育专项资金37.5亿元,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42.8万名中职学生免学费资金6.17亿元;25.6万名普通高中生获得国家助学金3.53亿元。在普通高校中,我省建立了国家助学金制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制度、勤工助学制度和应征入伍高校学生国家资助制度。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我省将现有的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同时建立了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制度。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