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中破题--"我市转型升级路上如何发力"之一

03.07.2014  11:21

□本报记者 吴 温

要绿色、要崛起,是民之所盼,更是政之所为。

如今,石家庄已到了亟须产业转型、绿色崛起的关键时刻,等不得,慢不得。

集中拆除一批水泥生产设备,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推动企业加快节能环保技改,为发展提供绿色支撑;规划一批新兴产业项目,为产业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压减过剩产能,发展新兴产业,在转型升级路上,全市上下正在集中发力,全力破题。

工业强则城市强,工业兴则城市兴”。这是今日石家庄实现城市梦想的依托。

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资源与环境硬约束日益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实,发展压力日趋增大。推动转型升级、绿色崛起,为全省经济添分量,作为省会的石家庄,需要付出比其它地区更多的成本、更大的努力。

5月26日,省委书记周本顺在我市调研时明确指出,实现调结构、稳增长,必须把压减过剩产能的“减法”作为“加法”做,实现减量增效;把发展新兴产业的“加法”作为“乘法”做,促进成长性好的企业跨越式发展。

转型升级,转是为了升。市委、市政府要求,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开展对标行动,坚决打好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努力在全省当标兵、做表率。

实现绿色崛起,必须找准突破口。在石家庄,这个突破口就是巧做转型升级“加减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今年年初,我市召开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广播电视大会,指出面对环境压力,必须坚决抓好节能减排。在存量上,抓好“四个一批”:关停一批落后产能,压减一批过剩产能,抓好一批环保设施升级改造,搬迁一批污染企业;在增量上,提高新上项目准入门槛,坚决将“三高一低”项目挡在门外。

在转型升级的路径中,我市在压减过剩产能的同时,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新突破,传统产业转型要有新作为,扶持高成长性企业要有新进展,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项硬任务,立足石家庄市实际,明确发展重点,拿出具体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并落实到企业项目上,强力予以推进,加快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促使石家庄市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从而再造一个竞争力强大的石家庄工业。

思路之变、观念之变,虽悄然无声,却影响深远。如今,坚持转型升级、跨越赶超不动摇,努力实现好中求快,推动省会绿色崛起,正在成为各级各部门思考和努力的重点。

系列政策给力推动

转型升级、绿色崛起,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面对“年内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的考卷,怎样才能完美作答?在去年推出《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今年5月,我市又出台《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对各项目标一一分解,成为指导全市工业实现转型升级的纲领性文件。

要绿色崛起,将位于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和产业升级,也顺势成为我市使出的“必杀技”。根据近日我市出台的《关于中心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和产业升级实施意见》,到2017年,包括华北制药、常山纺织等19家污染工业企业将全部迁出市区。我市将设立中心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专项资金,用于基本补偿、政策资金、搬迁奖励及贴息扶持;同时,对原址土地可出让的搬迁改造企业,给予基本补偿和政策资金支持。

压减传统产业产能,有无新的产业承接?记者注意到,从去年12月至今不过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市便密集出台了《石家庄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条政策》、《石家庄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8年)》、《高新技术成果落地石家庄奖励办法》,以及《加快省会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2014-2017年)》、《关于加快推进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规定时间节点、制定明确目标、亮出给力措施,一个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龙头带动、梯次推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也因此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   

朝着绿色崛起的方向,石家庄绘出了未来三四年的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而顺应这一思路,如今,一大批像君乐宝、四方通信、以岭药业、东旭集团等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历经“加减”洗礼后的产业,正以全新的面孔在迅猛成长着。

全市上下合力攻坚

有了坚定的战略定力,还要有科学的战略战术。

毕竟,转型升级、绿色崛起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企业自身生存发展驱动,政府部门外力扶持、服务,如此“里应外合”,才能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氛围,也才能使之落到实处。

6月中旬,随着“轰隆、轰隆”几声闷响,位于省会和平东路与纺织街交口东侧的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棉三分公司厂房的主办公楼,被钩机推倒。这个曾和棉一、棉二、棉四成就和平路“一景”的老牌纺织厂,将带领他的几千名老职工,在正定重新开辟一片新天地。

此次搬迁,主要强调的是企业的转型升级、多元发展。”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搬迁只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还将主动协调,助力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搬迁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合理扩大规模,实现做大做强。

去年12月17日和今年2月17日,我市连续组织两批压减水泥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水泥企业集中拆除行动,共爆破拆除35家水泥企业。但压减过剩产能,是为了让传统产业更精更强。如今,相关部门正在着力制定企业“二次创业”的政策措施,积极帮助其“腾龙”、“换鸟”,依托各地具体实际,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把压减、淘汰的“减法”变成加法,减量增效。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开展技改对标、加速实施“腾笼换鸟”、大力推进企业创新……全市发改、工信、科技等在内的各相关部门纷纷从各自职能出发,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作为企业、项目发展的载体,各县(市)区、园区更是时刻念好“加减经”。项目非“绿色”的不批,整体结构要调轻调优、为重点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各地纷纷出台政策,重点扶持一批实力强、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企业,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多措并举促进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将“加法”做成“乘法”,形成创新优势,为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共同演绎产业新局

今年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5.98亿元,同比增长20.5%;186个攻坚项目中,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占比将近40%……枯燥的数字背后,折射出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石家庄经济已然逐步踏上优化升级之路。

作为搬迁企业的典型代表,中航通飞华北公司在实现整体搬迁、栾城机场开航之后,又相继实现首架国内组装的全球畅销通用飞机——赛斯纳凯旋208B飞机下线、石家庄爱飞客俱乐部揭牌,通勤航空等业务也即将全面展开。“龙头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借此我市将合理规划打通链条,积极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全面发展。”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而曾经以水泥生产顶起县域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鹿泉市,更是立足绿色崛起,先后对水泥企业进行调整,调“绿”调“”产业结构,再在“”的基础上,“有中生新”、“无中生有”,建设光谷科技园、信息产业园、西北物流园等特色“园中园”,由原来的传统建材“一业独大”演变为以休闲服务业为引领,轻工食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新型建材“四轮驱动”的“1+4”产业新格局。

放眼全市,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仍在继续。在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纺织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我市正加速抢滩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新集群,一个“轻与重”占比科学的产业新格局正在有序铺开。

编辑: 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