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新平台让文明道德新风吹遍大街小巷

26.08.2014  10:28

文明,看得见的风景 ——我市创新平台让文明道德新风吹遍大街小巷

连日来,省会的青年志愿者在新华区合作路社区绘制了以敬老爱亲、团结友爱、文明礼仪等为主题的社区“文化墙”,美化社区的环境,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我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本报首席记者 张 震 摄

□本报记者 王 更

漫步在省会街头,随处可见各种“文明元素”:地铁工地的施工围挡上,一则则“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将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生动活泼并蕴含哲理,吹来一缕缕文明清风;在不少社区,围绕着居民楼的“文化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明直观、生动活泼地展现给大家;遍布公交站台、公园绿地的公益宣传画,更是向每个经过的市民传递这样的信息:请从我做起,遵守公共文明,做一个文明守礼的石家庄人,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一份力!

地铁围挡上阐释“中国梦

在省会中山路与体育大街的地铁工地旁,家住附近的孙益良大爷指着地铁施工围挡上精心喷绘的公益广告,给小孙女讲解“人敬老,己得福”的道理,画面上两个学童在雨夜撑着一把伞护送老奶奶过马路,画面上和现实中的尊老爱幼的温馨图景让人感慨万千。

从去年起,我市在市内地铁施工围挡上,摒弃了杂乱的商业广告,改成精心制作的内容健康的公益文明宣传画,让人耳目一新,以警示、育人、励志等名言警句和形象优美的图案作为装饰。特别是绘制了年画图案,“中国梦、和为贵”“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朝夕奔梦”,精美的图画配上简洁明快的文字,让人赏心悦目,成为省会马路上回头率颇高的艺术景观。

省会文明办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公益广告是新形势下传播先进文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宣传载体,在弘扬社会新风、传递正能量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鉴于此,我市从2013年起就大力推进公益广告设置,除地铁施工围挡外,还在全市公园绿地、公交站牌、户外电子屏等多种平台设置公益广告,去年全年共设置公益广告5万余个。今年以来,我市在去年基础上,将公益广告的比例提升到占全部户外广告的50%,融入到了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公益广告突出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中国梦”等主题唱响“主旋律”;通过拓宽公益广告发布渠道、创新媒介形态等新举措,对公民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和文明教育。

公益广告每张画面里都有一个故事,美观大方,寓教于乐,我觉得很不错,希望即使地铁修好了,这些画也能在其他地方一直保持下去。”孙益良大爷说。以地铁施工围挡为代表,我市紧扣“讲文明 树新风”主题,将公益广告进行广泛设置发布,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给城市吹来一股清新之风。

文化墙”让文明点点滴滴润心田

在长安区金嘉园社区,道路旁一面长达70米的社区“文化墙”成为了引人注目的焦点,一幅幅倡导尊老爱幼、爱护环境的宣传画让人赏心悦目。“这面墙以前都贴满了小广告,现在经过这样精心装扮,成了我们小区里的美丽画卷!”居民苏先生高兴地说。据介绍,这面文化墙由社区组织7名社区志愿者,前后共花费3个月时间创作完成,在美化社区环境的同时,也让人们时时感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正能量”的熏陶。

日前,我市启动了“同绘中国梦,共画文明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有艺术特长的志愿者,在年底前为全市100个社区义务绘制社区文化墙。内容以孝老爱亲、团结友爱、明礼诚信、敬业奉献、实现中国梦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为主,增强社区文化氛围,引导市民知晓、支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在全市营造崇德向善、文明有礼的环境氛围。

与公益广告不同的是,社区“文化墙”几乎全部由志愿者和当地社区共同设计绘制,都结合了各自社区的特点,所以每面“文化墙”都有自己独特的风采。在桥东区东华街道煤市路社区,来自河北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们结合石家庄历史和该社区紧邻老火车站的社区文化,为社区创作了近50米长的文化墙。“火车拉来的城市”、“社区卡通人物小白和小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连环画等原创的公益画,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氛围。据介绍,文化墙的内容是志愿者和街道社区一同商量制定的,然后由志愿者进行设计和绘制,由街道社区提供画笔颜料,前后共花费一周时间才绘制出来。社区居民郑大妈就住在文化墙附近的居民楼上,她说,自己是看着文化墙一点点画出来的,感觉社区环境上了一个档次。“以前没有文化墙,这面墙就让各种小广告‘占领’了,看着就不舒心。现在有了文化墙,大家都来这儿看,也都受了教育、讲文明了,乱贴乱画的也少了。”郑大妈说。

好人档案”树立百姓身边的道德榜样

省会裕西公园里,有一面“善行功德榜”。在一块绿树掩映的小广场上,张建霞、靳国芳、谷岳潘、赵渭忠等我市数十位道德模范的照片、事迹简介,组成的“善行功德榜”矗立在广场中央,成为了到此地休闲纳凉的市民必看的景观之一。

从今年5月起,我市将藁城市岗上村、北席村为村民记录“功德录”和裕华区青园小区为社区志愿者建立“好人档案”的经验,在全市推广。同时,在全市城乡公共场所建设《善行功德榜》,宣传善行义举,记录好人功德,弘扬核心价值。

在盛世长安社区,该社区不仅将居民做的好人好事做成“好人档案”公布在社区入口,还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在社区居民中举办了“爱家园,我们在行动”活动,将居民做的志愿服务和善行义举制成图片,在小区里张榜公示,在社区弘扬“正能量”。同样倡导居民做好人好事的还有和平路社区,该社区“好人档案”设立后,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目前该社区根据“好人档案”登记簿,对12位好人、15件好事进行了表扬奖励。

据介绍,全市将利用三年时间实现《善行功德榜》、《功德录》、《好人档案》建设工作全覆盖,确保一半以上的农村、社区符合工作要求,坚持经常开展这项活动。2014年年底前,全市将在所有县级以上的文明村,已经开展和正在开展的基层建设年活动、农村面貌提升行动的村以及各级文明社区、基础条件好的社区全面展开这项活动,覆盖面将达到农村、社区总数的三分之一。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