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打响“空气净化战”

09.06.2015  18:31

  近日,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控煤、抑尘、限车、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各类烟气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核心,按照分类治理、分步实施的原则,集中开展15项行动,全力治理大气污染。

  集中治理燃煤锅炉。按照“一炉一策”原则,加快实施燃煤锅炉“治、改、拆”,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今年以来,全市共淘汰、治理燃煤锅炉120台218.36蒸吨。其中,淘汰113台183.86蒸吨,改气7台34.5蒸吨。同时,积极推进燃煤锅炉并网,启动了主城区热电联产供热配套管网建设,力争2016年取暖季前投入使用。

  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以“北三县”、广阳区和安次区码头镇以北为重点区域,以廊坊市城区大外环以内作为核心区域,采取多途径、多模式梯次推进的做法,到2015年底全市推广农村清洁能源15万户,其中推广新型清洁燃烧炉具12.673万户。目前,摸底报名工作已完成。

  推进散煤清洁替代。积极拓展优质煤源,加强与神华集团深入对接。全市7个型煤厂已建成投产,达到基本生产配送条件,年产型煤90万吨。同时,加大煤炭经营企业巡查力度,严厉查处违法经营行为,累计查处取缔无照经营企业45户。全市建成煤质快速检测站11个,煤炭检验中心1个,检测手段日臻完善。

  开展渣土运输车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对渣土运输车实施加装车厢密闭设施和GPS定位跟踪系统治理改造,通过验收后方可行驶,对整治期间发现的违规渣土运输车辆,倒查追究相关建设、施工、运输单位责任,依法依规从严处罚。截至目前,完成密闭改装并安装GPS定位系统47辆,单独密闭改装72辆。

  加大城区道路保洁清扫力度。针对城区道路扬尘,加大保洁清扫力度,主、次干道保洁时间分别不低于16小时、12小时。市区机械化清扫路段全面实现“湿扫”作业,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主城区道路日洒水作业8次以上,按照专家制定的喷雾抑尘方案,对城区绿化带、树木及绿化区域进行彻底清洗除尘。

  同时,以环境监管网格化建设为切入点,周密安排、整合力量、重拳出击,集中治理机动车尾气、餐饮业烟气排放和露天烧烤、秸秆垃圾焚烧等,有效遏制了环境污染,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