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晋察冀】第十八篇:树叶训令的故事

25.07.2015  10:43

1941年至43年,因为日寇的封锁和扫荡,晋察冀根据地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这期间,晋察冀军区曾经下过一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训令。系列报道《我们的晋察冀》今天请听《树叶训令》。

讲解员:1941年到43年,在残酷的岁月里,边区军民的生产生活都处在了最困难的时期,而树叶便成了军民最主要的口粮……

在晋察冀边区纪念馆,对于那段艰苦的岁月有着详细的描述。1941年,日寇的秋季大扫荡长达两个月,晋察冀边区蒙受了空前的损失。雪上加霜的是,1942年春天,边区又遭受了严重的旱灾。阜平县原县长王专当时刚刚14岁,那段日子让他刻骨铭心。

阜平县原县长王专:二十四节气的立夏摘杨叶,摘下来煮了以后,沤起来吃一年。我们家里都是弄那么三大缸。生活困难什么都吃过,楸叶,榆树叶。没有吃的饿得慌怎么办?要不怎么吃树皮啊?还吃麦糠。

树叶成了主要的口粮,八路军部队也不例外。唐县93岁的老八路军战士赵福晨回忆说,那时候八路军一天只吃两顿饭,每顿饭是三个二三两重的树叶饼,吃不饱就多喝野菜汤。每天都得去采树叶,而一棵大树的树叶只够一个排的战士吃一天。

赵福晨:连长指导员谁都得采去,采多的、采少的。身体壮的战士爬墙跟都采去。你采完了,老百姓也不愿意。把树叶弄光了也不行,得给人家留下点。人家当面不说,背着对你反映不好。

当时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设在唐县和家庄村,时任政治部主任的朱良才注意到了部队和群众共采树叶的问题,就向聂荣臻报告。

聂荣臻的秘书周均伦:聂帅就跟朱良才讲,我们不能与民争利,不要去采。把树叶留着让老百姓去采摘,我们部队更困难一点,就吃点黑豆。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就下达了禁止部队采摘村庄附近十五华里内的树叶的训令。部队有两套命令系统,一套是作战系统的军事命令,一套就是政治部门的政治训令,都必须无条件遵守,执行。训令以布告形式贴出,当地群众很快发现,原来和他们一起采树叶的八路军战士们都不见了。

周均伦:通令发了以后,老百姓不干了,都去找到聂老总,讲军队为了我们这样子受苦受累,你们也很困难,大家采了吃,共度难关。

最终,这个训令不仅没有被收回,还传达到了晋察冀军区的各个部队,得到了坚决执行。依靠着此后施行的精兵简政和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军民携手共同度过了难关。

周均伦:战争年代,就是这么一点树叶都不和老百姓去争。这样的军队得到群众高度的拥护,能不打胜仗吗?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四周都是强大的敌人,凭什么能够坚持下来而且有所发展、不断的消灭敌人,敌人不能消灭我们?根本原因就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也就是我们贯彻了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河北电台记者曹力、芳芳、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