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晋察冀】第一篇:八封电报的故事

08.07.2015  11:52

在中国抗战史上,“晋察冀”是一个永远让人铭记的名字。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抗日模范根据地”,又被史学界称为新中国的雏形。这片热土上,发生过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位于阜平县城南庄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方芳 摄)

晋察冀纪念馆讲解员:“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机关在山西省五台县的金岗库成立,由聂荣臻任司令兼政治委员……

在阜平县城南庄村,矗立着一座晋察冀边区纪念馆,展示着晋察冀边区的历史。从在山西成立,到转移至阜平,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11月18日,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就来到了阜平县,从此阜平就成为了边区首府。

讲解员:“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第一、阜平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交通枢纽,它西连山西、北连察哈尔、东南连接着河北;另外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阜平有着非常重要的群众和政治基础,阜平1925年建党,1931年曾经建立过北方的第一个红色政权。

阜平位于平汉、平绥、正太、同蒲四条铁路之间,它像一把尖刀插向敌人的心脏,直接威胁北平、天津、保定、张家口等敌人的战略要点。同时,阜平山高林密,地广人稀,便于游击作战。

为了有效的领导人民,晋察冀军区决定在阜平召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商讨组建地方政权。当时,国共刚刚开始第二次合作,边区政府要合法,需要经过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的批准,筹备处主任宋劭文就给阎锡山发了电报,聂荣臻的秘书周均伦:“这个宋劭文就写报告给阎锡山,发了电报,都没有批准。

一封电报没有回音,宋劭文就再发一封,一连发了七封,阎锡山始终没有回复,宋劭文百思不得其解。还是山西盂县县长胡仁奎提醒了宋劭文。

周均伦:“胡仁奎对阎锡山的心理摸得比较透,他问报告怎么写的?宋劭文说,我写了怎么样发展抗日,对抗战有利。胡仁奎讲你这个写法不对。

胡仁奎说,阎锡山长期经营山西,关心自己的地盘更胜于关心抗日。另外,他用人喜欢用同乡。宋劭文恍然大悟,随即发出了第八封电报,特别强调筹备处九位委员中,有五位是山西人,边区政府成立后,正副主席也都将由山西人担任。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巩固山西的地盘,还能将势力扩展到河北、察哈尔。

纪念馆讲解员顾建青(左)向记者安倩(右)讲述发生在晋察冀革命边区的英雄事迹。(方芳 摄)

解说员:“这个电报一发出去之后,果然很快收到了答复。并且阎锡山还说,将向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呈报。过了不久,果然收到了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成立边区政府和委员的名单。

晋察冀也成为了国民政府唯一正式批准的敌后抗日民主政权。1938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隆重召开。与会的149位代表来自39个县,服装各异,披着袈裟的和尚尤其引人注目。原来,开会的消息传到五台山,和尚们也要求参会,聂荣臻的秘书周均伦:“这个事情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来请示聂帅:这个怎么办?聂帅讲应该参加,为什么不能参加?他们出了家并没有出国啊?他们要抗战有什么不好啊?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以阜平为基地,以3000兵力为火种,八路军开创了华北第一块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姚建敏:“在经济上,晋察冀边区实行土改、发展生产、发行了边区币;政治上,施行三三制民主选举,建立民主政府。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的施政是从晋察冀开始的。到后来,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合并后,成立了华北人民政府,而中央人民政府就是在华北人民政府的基础上建立的。”(河北电台记者曹力、方芳、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