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6年后再回河南首站选在洛阳 视察企业谈“双创”

24.09.2015  11:25

李克强总理23日考察洛阳矿山机械厂时强调,重大装备企业也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不是权宜之计,而要有长远谋划。要创出成果、效益、品牌,也要创新机制和分配模式,走活“双创”这步棋。据中国政府网

□记者张渝陈骏全媒体采写孙贝贝

    核心提示|他说:我以曾作为河南人民的一员而引以为荣,并将会不断从我所体会到的河南人民的宝贵品格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他说:我为河南自豪,因为我是“家里人”!

带着对河南发展的期待、怀着对河南人民的深情,6年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又回家了!中原第一站,选在了洛阳。昨日下午,李克强来到了洛阳矿山机械厂磨机工部车间。

在张东亮大工匠工作室,总理问:“你们是创客吗?”“我们不仅都是创客,而且还是创客群!”张东亮自豪地回答。

总理强调:重大装备企业也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不是权宜之计,而要有长远谋划。要创出成果、效益、品牌,也要创新机制和分配模式,走活“双创”这步棋。

临走时,总理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是小微企业生存之路,又是大企业繁荣兴盛之道。希望工人、技术人员和社会创客群通过“互联网+”推动中国品牌、装备走向世界,展现竞争力,创出中国金字招牌。

总理和我握了两次手,作为一名蓝领,我感到深深的自豪!

进入车间后,李克强总理在第一个车床机位上停留了许久。在这台名称为“DVT1000”的数控立式车床前,洛阳矿山机械厂首席员工王建刚与总理进行了交流。

总理和蔼可亲,和我握了两次手。”他咧着嘴回忆。

王建刚在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作了22年。从2011年起,他就被聘为“首席员工”。这是洛阳矿山机械厂自2006年起在公司实行的一项旨在增强员工技能与素质的一项制度,并坚持评选至今。

洛阳矿山机械厂董事长任沁新告诉总理,自“首席员工”及“大工匠”等荣誉称号开始评选后,公司对这两项人才工程给予了资金、场地、课题、人员等方面的保障,使这里成为了公司技术、工艺不断创新的萌发地。

回忆起与总理的交流,王建刚印象最深的便是“创新”二字:“总理问我平时工作中怎么创新,又问我在机床操作编程后怎样创新。

总理问得很细致,详细了解了我用这台机床进行加工的每一个程序。”王建刚回忆。

他说:今天的经历,让“蓝领”感到深深的自豪——“总理来到洛阳矿山机械厂车间一线视察工作,充分证明了国家领导对于工人的重视,这让我充满了成就感与动力!

你们是创客吗?

我们不仅都是创客,而且还是一个创客群!

张东亮大工匠工作室,坐落在磨机工部车间的一角。李克强总理到来之前,16名团队成员就围坐在一起开会,在西门子轧机轴承座项目上,他们遇上了难啃的“骨头”。

这个工作室就是由我的名字命名的!”向总理介绍情况时,张东亮挺直了腰板。他是洛阳矿山机械厂首批聘任的5名“大工匠”之一。“大工匠”是洛阳矿山机械厂实施的“金蓝领工程”中的顶尖高技能领军人才,在企业生产制造中发挥着克难攻关、言传身教、示范带头等重要作用。

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自豪。”他告诉大河报记者。

总理走到他们中间坐下,问道:“你们这个会在研究什么?

我们在研究西门子的轧钢机,我们叫轧机。”张东亮回答。

你们很厉害啊!”总理称赞。他又说,咱们国家的工艺需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双创”来提高,他问道:“你们是创客吗?

我们不仅都是创客,而且还是一个创客群。”张东亮回答。

总理让他们举一个实践当中“创客”的事例。

当初在加工8吨支承辊轴承座时,我们遇到了设计与实际加工中存在着误差的问题,我们改变思路,尝试了一个从没用过的办法,结果,成了!”张东亮回答。他的讲述,总理听得格外认真。

总理强调:重大装备企业也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不是权宜之计,而要有长远谋划。要创出成果、效益、品牌,也要创新机制和分配模式,走活“双创”这步棋。

中国制造也得有互联网思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