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问题应引起重视

27.12.2016  14:04
  近期,在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发现单位往来款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往来款项挂账金额较大、账龄较长、对确认的部分往来款项未进行账务处理。往来款长期挂账严重影响了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的真实性,同时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应引起各部门和单位领导的重视。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所致:
  一是单位领导不重视,财务管理意识薄弱,特别是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财务管理的依赖性有所增强,对往来账管理重视不够。
  二是单位往来款项长期不清理,加之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变更、会计资料移交不完整等原因,致使一些往来款项发生的时间和内容连单位财务人员都解释不清,导致现任财务人员无从下手清理。
  三是缺乏有效的制度监督和约束,对往来账款未实行责任追究制,使有些往来款项未得到及时清理。
  对此审计建议:一要认真核查。逐笔逐项分析,尤其是对账龄长、余额大,或余额不大但往来频繁的非正常项目要具体分析,对有争议的债权、债务要认真清理、查证、核实,明确债权关系。二要及时清理。要在核准数字,弄清情况,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取得证据的基础上,做到该收回的收回,该付出的付出,该列支的列支,该核销的按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予以核销,并进行账务调整。三要增强意识。对长期挂账,要求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组织人员清理,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呆账、死账,依照国家现行财务会计制度和清产核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