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录】申晓雪:“蓝领之花”编程赛专家

03.06.2014  13:34

申晓雪正在工作。 王立伟摄

蓝领之花”编程赛专家

——记河北港口集团港口机械有限公司首席车工申晓雪

□通讯员王立伟 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赵建

她是公司‘程序通’,生产过程中很多疑难杂症,敲敲键盘就解决了。”近日,在河北港口集团港口机械有限公司机加工车间,给我们引路的职工指着一个正在工作的女同志说:“她就是我们公司的首席车工、省劳模申晓雪,电脑编程水平曾受到很多专家、教授的赞誉。

从“程序盲”到秦皇岛港独立数控机床操作第一人

在机加工车间,笔者看到,铁坯如同橡皮泥一样,被机床“”、“”成各式各样的零件。机床怎么知道,它所要生产零件的大小和形状呢?申晓雪说,这得靠事先编好程序,然后输入电脑,机床按照指令进行操作,就能生产出企业需要的产品。

话说起来轻松,实现这点却着实不易。

新世纪之初,港口进行设备升级,引进了一台数控机床。申晓雪听说这个大家伙很神奇,只要在电脑上输入程序,点点车床按键就能生产出各种形状的零件,生产速度比人工控制的普通车床快几十倍。

但问题接踵而至,谁来驯服这个大家伙呢?当时,该公司包括申晓雪在内的蓝领工人都是“程序盲”。大家看着程序教材上一串串符号都觉得像“天书”,“干个体力活在行,坐在电脑前面编程就像登天一样难。

一些专家来了,虽然他们理论水平很高,但对港口机械的零部件并不是特别了解。每个零部件都需要编一套程序,它们多种多样,并会随着港口机械的改造升级相应变化,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能玩转它们。结果,问题没能彻底解决,新机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此,申晓雪痛惜地说:“这样下去不光买设备的钱打了水漂,零件加工效率和质量低下,还会直接影响整个港口生产效率的提升。”她开始了艰苦而漫长的自学,经常凌晨三四点起来攻读,硬是翻烂了几本程序书和技术方面的教材。每当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她顾不上照顾老人和孩子,全部时间用在了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与同行进行切磋。别人眼中是孤灯苦读,她却乐在其中,因为知识的味道很“”。

多年来,很多一道学习的同事退却了,申晓雪却坚持了下来,并将“主战场”挪到了办公桌前。先劳而后获,她从“程序盲”一举成为秦皇岛港独立编程的数控机床操作第一人,连续拿到“数控加工”等三个大专文凭,成为秦皇岛港唯一女车工技师,还荣获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河北港口集团首席车工等荣誉称号。

很多同事由衷感叹:“蓝领之花”编程赛过了很多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