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古江在内丘县调研

02.04.2015  13:32

    (记者 张文学)4月1日,市委书记张古江深入内丘县,重点就项目和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山区开发和扶贫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内丘要站位全局,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打生态牌,唱文化戏,走绿色路,加快建设“绿色工业强县、现代农业大县、文化旅游名县”。市委常委、秘书长张明杰,副市长邱文双一同调研。

      当天,张古江一行实地考察了旺族冷链物流全产业链项目、邢白瓷研发基地、西石河村百果庄园、北赛经济沟开发、小西村等六村联建果品基地、富岗苹果生产基地和福寿山旅游开发项目。在旺族集团项目建设现场,张古江叮嘱项目负责人要积极争取产业引导资金、风险投资基金等,解决融资难题。针对邢白瓷产业发展,他强调,要注重引进人才、打造品牌、培育龙头,促其做大做强。在西石河村百果庄园,他称赞已故老支书王胜同志很了不起,希望新任党支部书记干得更好。调研结束时,张古江在侯家庄乡政府会议室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内丘县委、县政府关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并就内丘县下一步的工作讲了指导意见。

      张古江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内丘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县、美丽内丘”的目标,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牢牢扭住发展不放松,积极有为地开展工作,全县上下呈现出经济提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党建不断加强的良好局面。特别是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骨干企业停产重组、环保约束日益趋紧等重重困难,全县各级干部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迎难而上、负重前进,比较好地处理了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关系,农业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等一些工作创造了新亮点,走在了全省前列。这些亮点工作、特色工作,不仅有效地推动了内丘的发展,也给全市树立了标杆,起到了示范作用,特别是近一个时期,县委、县政府很好把握了市委全会的意图,工作抓得紧,尤其是经济沟建设有了新成效。希望内丘县继续保持这种好的发展势头,按照省、市委统一部署,科学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力争在今后几年能有一个新的飞跃和提升。

      围绕如何推进内丘新一轮发展,张古江强调,全县上下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两会”的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全面、系统、准确、创造性地加以落实。要站位全局,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角度把握大势、干好工作;要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党风,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把握好中高速增长和中高端水平的要求,建立“两本账”,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冲在前面,打好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防止发生逆向发展。同时,各级干部要重视学习,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张古江指出,定位决定方向,决定未来。一个地方如果没有清晰的定位,抓发展就会缺乏科学明确的路径和目标,就不能很好地坚持,更不能久久为功。希望内丘县在发展理念和思路上打生态牌,唱文化戏,走绿色路。在发展定位上,立足“一城五星”发展大局,以建设“绿色工业强县、现代农业大县、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努力在绿色工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创造新经验,在文化旅游发展上开辟新篇章。在产业定位上,要对现有的几大企业采用最新技术、按照最严格的环保标准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做到近零排放。同时要聘请权威的规划编制机构,帮助制定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科学论证,科学定位。张古江建议内丘县把精细化工、装备制造和现代农业作为下一步产业发展的重点。同时,把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加大培育力度。

      张古江强调,今后一个时期,内丘要重点在三个方面用力。一要紧紧扭住项目建设不放松。把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个历史机遇放在首位,大力实施“三个一百”工程,主动承接京津先进生产要素转移和科研成果转化;积极引导本地企业转型发展、上新项目,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不断激活民间资本发展活力。二要千方百计做足农业开发这篇文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在科技支撑、项目培育、示范园区建设和品牌打造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山区开发建设,按照“建设以经济沟治理为基础的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思路,以更高的认识、更大的魄力,高标准编制规划体系,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实现一沟一品、一沟一景;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为农业规模经营奠定基础;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使更多群众摆脱贫困。三要把党的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使干部队伍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加强教育培训,使“三比一争”活动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王胜、杨双牛等先进典型释放新的光彩,形成新的带动效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以县乡村所有干部为对象,落实好“两个责任”,筑牢制度篱笆,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用刚性制度确保正确用权、廉洁用权。

      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