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引擎在轰鸣——浙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侧记

15.09.2015  16:41

又是一年初秋时。对于创业者而言,恰似春天。

此时,距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过去整整一年。在这一年中,吴越大地,万象更新。

省委书记夏宝龙、省长李强多次调研以互联网创业为定位的梦想小镇,寄语创业青年,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两创”的重视。而平均每天2.7场创业活动,大学生创业率是全国平均值的一倍多,前7个月授权1.16万项专利申请,新三板新增挂牌量居全国第三……大量的数据,从不同维度证明了,浙江从来都是创业乐土。

再过10天,又一群创业青年将在此放飞梦想。由共青团中央、中央网信办、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创青春”首届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即将在杭州梦想小镇展开最后的角逐,来自全国各地近200个青年创业团队将汇聚浙江追逐梦想。

创业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当引擎在轰鸣,使命在召唤,年轻人追梦的步伐坚实激昂,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里,谱写青春乐章。

创业艰难,政策先行。在浙江这片创业热土上,省委省政府向来尊重基层首创,鼓励和支持创业创新。各种政策的松绑,为创业者们提供了最佳时机。

政策护航支持大众创业

在浙创业者迎最佳时机

2015年3月25日,李强省长在杭州调研时称,要顺应互联网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推进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去年以来,李强多次调研新生代企业,了解青年创业需求,并向全球有志于创业的年轻人发出邀约:浙江正在着力打造更有活力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希望更多的创新组织和优秀人才前来发展。

浙江团省委以“创业浙江”——浙江青年创业创新行动为总揽,通过新生代浙商培养计划、电子商务进万村、新苗人才计划等品牌项目为牵动,构建起了培训服务、实践服务、融资服务、项目服务、政策服务“五位一体”的青年创业创新服务体系。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要开一个自己的公司,首先要工商登记。准入门槛不断降低,也是浙江创业创新的推动力之一。

今年7月1日起,我省全面实行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简化申请材料和审批环节,方便企业准入。同时,今年9月11日,浙江作为全国率先在全省范围试点企业简易注销改革试点的省份,将从制度设计上根本解决广大创业者“进门容易出门难”的问题。

2015年7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意见》,提出多响扶持创业的政策:调整小额担保贷款为创业担保贷款;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创业等。

在创业教育方面,高校也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允许学生休学创业。此外,省教育厅最近向省内各高校发出了《关于积极推进高校建设创业学院的意见》,要求明年3月底前普遍建立创业学院,到2017年建设30所左右示范性创业学院。

今年以来,省科技厅通过“创新券”的形式“发红包”,鼓励专业申请、支持专利权质押等服务,为小微科技型企业清除创业障碍。企业和创业者利用云服务平台的创新券运行系统,可以查询、在线预约开放共享的科研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和技术服务,降低企业和创业者的研发成本。

在杭州,今年1月23日,出台了《关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即“人才新政27条”),涵盖资助和补贴资金、保留身份、解决住房、帮助落户、鼓励入股、减免税收等在内的一揽子新政,以吸引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到杭州创新创业。顶尖人才最高可获1亿元项目资助。

早在2014年12月31日,《杭州市进一步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出台,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降低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准入门槛,在资金保障上给予政策倾斜。

杭州之外,宁波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为创业者们营造积极的氛围。8月13日,宁波发布25条人才新政策,可谓近年来“最给力”的人才政策,新政实施期限为5年。随后,宁波市政府再次出台有关众创空间的政策,《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暂行)》已经制订印发,将于9月21日实施。

将创业者推向风口的,还有省内其他地市:温州发红包支持小微企业,大学生创业资助50万;台州也推出新政,众创空间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义乌整合超25亿元资金扶持创业人才……这一切都指向一个趋势,浙江的创业创新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度,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作者:谭晓锋 管吴澄 黄云灵 郎凯行 刘礼文甘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