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之光】让贫困户彻底摘掉“穷帽子”

25.07.2017  08:55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广平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郑贵章

让贫困户彻底摘掉“穷帽子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刘剑英)从扶贫行风评议河北省倒数第一,到连续4年河北省第一;设施农业从几十亩发展到2.9万亩,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06万人;设立乡镇扶贫工作站、村扶贫工作室,整合扶贫力量……广平县扶贫工作的成效有目共睹。而这一切,都与该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郑贵章的呕心沥血分不开。

盛夏七月,瓜果飘香。广平县许多农户在享受增收喜悦的同时,更盼望着他们脱贫路上的引路人——郑贵章早点醒来,“咱能有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郑贵章,真想让他尝尝咱们的丰收果。”2016年11月,因长期超负荷工作,53岁的郑贵章突发脑出血,累倒在扶贫攻坚第一线,目前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

广平县地处黑龙港流域,脱贫任务艰巨。2009年10月,郑贵章走马上任之时,面对的是县扶贫行风评议工作全省倒数第一的尴尬现实。“要干就干出名堂。”郑贵章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倔劲儿,他暗下决心,要让贫困户彻底摘掉“穷帽子”。

为帮贫困户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他先后组织两万多名贫困群众到山东寿光等地取经,调整种植结构。为解除群众顾虑,他向群众“打包票”,“赚了钱是群众的,赔了钱我用工资顶。”胜营镇马宋固村是郑贵章联系的第一批扶贫村之一,好不容易发动群众建起蔬菜大棚,突然遭遇一场大雪。郑贵章踏着厚厚的积雪,步行3公里赶到村里与村民一起清雪。目前,马宋固村建起蔬菜大棚40多座,村民年人均收入突破万元。短短几年,广平县设施农业从几十亩发展到2.9万亩,亩均增收8000元。

扶贫办曾是人们眼中的“小部门”,“人少、力量弱,干不成啥事”。2016年,在郑贵章建议下,广平成立县级脱贫攻坚指挥部,整合涉农力量集中办公。在7个乡镇设立扶贫工作站,37个贫困村设立扶贫工作室,做到了扶贫工作有人员、有阵地、有设备,专职扶贫人员由9人扩充到200多人,确保了扶贫政策精准到户,脱贫成效精准到人。

为破解贫困户与市场对接难题,郑贵章还推行合同、合作、股份、劳务“四个联结”扶贫模式,使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助力稳定脱贫。

郑贵章坚持写工作周志。每周,把需完成的工作一项项列出来,办结后就用笔划掉;没办结的转到下周,并写明原因,“凡事不留尾巴”。8年时间,600多页周志,记载了郑贵章致力脱贫的信念与担当,也记载了一名扶贫干部辛勤付出的回报:2013年、2014年广平在全省扶贫开发综合考核中均名列第一,2015年、2016年在全省同类县考核中名列第一,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06万人。

点击进入【砥砺奋进的五年】专题

责任编辑:张永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