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梯次推进生态农庄 为村里人打造新家园

26.01.2016  10:31
  “清歌小院四时花,美丽乡村是我家。”河北廊坊市固安县屈家营村支书胡庆军说,“刚到腊月,就有不少人电话预约,春节假期都订满了!”村里半数人家经营乡村旅游,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美丽乡村怎么建?廊坊“因地制宜,梯次推进”,保留村改旧貌,中心村添新颜,不光让环境美,还要让农民富,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建设大批生态田园新农庄。

  

  美丽乡村不是大拆大建,把保留村做成精致景观,留住乡土原貌、乡村风情。屈家营村,因特有的古音乐闻名,围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打造文化新村,白墙、灰瓦、青砖地,独具特色的民俗壁画与雕刻在街道边的古音乐符号交相辉映。

  

  廊坊市规划保留村街2300个,着力补短板,2013年启动12个专项行动,打造环首都新农村升级版。3年时间改造提升村街851个。

  

  中心村适合建新型社区。在永清县一处新农村社区,整齐的路灯、精致的小楼,小学、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工业园区、花卉种植基地、旅游度假区等环抱着村庄。

  

  廊坊市结合自身辖区面积小、村庄人口密度大的特点,有序推进联村并建,增加现代设施和服务功能,吸引农村人口向社区集中。启动建设省级707个新民居示范村,目前,全市2.8万户农民迁入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新民居,为整治农村环境,配备保洁员1.1万人,  2516个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花果飘香的美丽乡村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