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打造环京津新增长极战略突破口 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

21.06.2014  23:54

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

——看廊坊如何打造环京津新增长极战略突破口

河北日报、河北网记者 孙占稳 王成果

盛夏时节,草绿花红,廊坊大地生机勃勃。

航天科技产业基地、联通华北基地、精雕数控机床等高新产业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绿色廊坊”攻坚、三河东部矿区生态修复、“智慧环保”平台等环境改善重点工程深入实施,“北三县”一体化、空港新区、廊南新型制造业基地建设全面启动……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廊坊坚持产业向绿而行、发展布局优化、重塑环境优势,全面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奋力谱写打造环京津新增长极战略突破口的新篇章。

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手抓,让生态环保型产业唱“主角

6月15日,廊坊开发区润泽国际信息港又迎来一批重要客人。他们从总部位于北京市的一家金融央企赶来,专程就后台数据中心建设与润泽国际信息港进行洽谈对接。

随着某中央部委数据中心投入使用,惠普、IBM等数据中心加快建设,润泽国际信息港作为亚洲最大云存储基地的雏形初现。与之毗邻,投资133亿元、可提供云存储机架4万余个的中国联通华北(廊坊)基地,一期工程也已完成主体施工,正在进行内装修。

润泽国际信息港、燕郊光环云谷、廊坊华为基地……短短几年时间,“无中生有”培育出的“”产业,在廊坊已经初具规模。看不见摸不着的“”,开始为廊坊带来丰沛的“雨水”。

廊坊地处京津之间,区位特殊,责任重大。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必须进一步改善,保住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廊坊市委书记王晓东说,像“”产业这样绿色、高端的环保型产业,是廊坊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唱“主角”。

不止是“”。3月初,固安县与美国硅谷湾区委员会签署承接硅谷高科技产业转移战略合作协议,我省首个国外高科技孵化器落户美国硅谷。瞄准清洁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领域,固安将借助硅谷孵化器选育最适合的高科技产业“种子”,搭建起对接美国高科技资源的桥梁。

5月中旬,清华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固安)中试孵化基地开工建设。推动技术集成合作创新与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以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为主体的科技成果孵化创新区,清华大学的首个重大科技项目中试孵化基地计划五年内将新增50亿元至100亿元的绿色GDP。

构建生态型、环保型产业体系,廊坊注重“无中生有”,更重视“有中生新”。

日前,位于燕郊高新区的中兴燕郊产业园迎来中兴通讯北京研发中心的两个研究所,中兴通讯北京研发中心正式进驻燕郊产业园。三河中兴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荣强介绍,目前中兴进驻燕郊的科研人员总数有500多人,到年底将增加到1500人左右。

中兴通讯北京研发中心进驻燕郊的背后,是廊坊今年远超以往的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力度。“今年,我们将着力建设重大科技合作、创新孵化、企业研发、领军人才四大创新平台,完善促进创新、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以优良的综合环境聚集高端人才。”廊坊市科技局局长杨中秋介绍。

年初至今,廊坊市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组成多个小组,深入数百家重点传统产业企业走访调研,研究制定“含金量”更高的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新政策。廊坊市工信局局长于慈远告诉记者,全市已筛选出了50家重点传统产业,启动实施了100个重大技改项目,力促传统产业增“”变“绿”。今年前5个月,全市工业投资完成214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占比达到了50.5%。

点燃两大“引爆点”,打破“县自为战”,让三大板块成为发展新引擎

6月10日,环保部公示对北京新机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批复的意见,公示期截止到6月16日。据悉,这次公示为北京新机场项目环评最终批准前的最后一次公示。认真看完公示内容,廊坊市机场办主任郝合瑞说:“北京新机场的建设已全面提速!

新机场距天安门直线距离46公里,距廊坊市中心直线距离26公里。只要我们做好充分准备,廊坊可以大有作为。”廊坊市市长冯韶慧说,科学规划、建设的临空经济区,将成为廊坊绿色、高端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廊坊打造环京津新增长极战略突破口的“引爆点”。

借力新机场,建设新廊坊。22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被规划为“一主两副”的空间格局,一下子拉起了广阳、永清、固安三个县(区)。启动对接北京新机场路网规划,启动起步区详规编制,加快搭建融资平台;围绕临空经济区产业定位超前储备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全力做好招商工作……

打造环京津新增长极战略突破口,“北三县”(三河、香河、大厂)一体化是廊坊的另一个“引爆点”。京津环抱的“北三县”在河北环京14个县(市、区)中,距京最近,基础最好,潜力最大。今明两年,“北三县”将增林扩绿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5%,超过北京市平原绿化10个百分点。完善路网体系,重点实施与京津对接的京秦高速、密涿高速等8个项目,加快与首都交通“同城化”步伐。加快园区整合力度,打造精品园区,推进中关村等知名园区在“北三县”异地建园……

中部打造临空经济区,北部全力推进“一体化”,廊坊南部霸州市、文安县、大城县三县(市),同样不甘落后。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南三县”以畅通交通为切入点,抱团儿主动接受空港、海港辐射,做大做强机械装备制造、家具生产、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制造业。

坚持绿色发展、高端发展的理念,廊坊北、中、南三大经济板块差异发展、各求特色,共筑廊坊发展三大引擎。通过产业布局的调整优化,廊坊打破了过去“县自为战”,在区域统筹发展中加快构建绿色崛起的全新发展格局。

通过一“”一“”,重塑环境优势,让绿色成为最鲜明的城市特征

日前,记者驱车沿段蒋路进入三河东部矿区,只见昔日繁忙的一座座采石场已是悄无声息,也不见了来往穿梭的重型运输车辆。因少有车辆经过,黝黑的柏油路干净整洁。

这里是廊坊市唯一的山区,也曾是京津最重要的建材基地之一。从去年至今,这里的矿山开采停产整顿。而记者得到的消息是,这里最终将全面关闭矿山开采,生态修复工作将全方位展开。

痛下决心,壮士断腕。”短短八个字,三河市委书记张金波道出压减过剩产能、重塑环境优势的坚定决心,“三河是首都的东大门,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的根本。”年初至今,三河市已关停、拆除水泥、矿粉企业21家,压减产能近1000万吨。

生态环境优势是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大有作为的最大‘资本’。我们要通过一‘减’一‘加’,重塑廊坊环境优势,让绿色成为廊坊最鲜明的城市特征。”冯韶慧说,“”是减掉污染,重点是治理大气和水污染;“”是增加绿色,重点是增林扩绿。

利剑斩断污染源头。廊坊加快淘汰市城区和各县(市)建成区燃煤茶浴炉和供暖小锅炉,在市区城中村为广大群众免费更换节能炉具和清洁型煤,提前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实施27项治污减排工程,对钢铁、水泥、电力、玻璃行业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全部安装排污总量控制系统IC卡……

压减过剩产能连出重拳。年初至今,廊坊在全市范围打响钢铁、水泥、岩棉保温、胶合板生产等重点行业专项整治攻坚战,已连续进行两次过剩产能集中拆除行动,累计拆除水泥、矿粉企业22家,涉及产能1009万吨,关停拆除50家违规排污企业、70家岩棉保温企业、80家人造板粉料企业,拆除燃煤锅炉229台……

在做好压减过剩产能、淘汰污染企业“减法”的同时,廊坊市还努力做好增加森林覆盖率的“加法”。以环京津边界绿化、城镇绿化、生态廊道建设、村庄绿化、林果苗木基地建设、农田林网建设等为重点,“绿色廊坊”攻坚行动全面展开。

今年春季,廊坊市植树造林完成41.13万亩,超出省下达全年任务两倍多。今明两年,廊坊将增林扩绿100万亩,全市林木面积稳定在317万亩以上,提升林木绿化率7.5个百分点,达到33%以上,实现与京津边界绿化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