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残联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几点做法

12.12.2016  10:36

      廊坊市残联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残联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工作部署,履职尽责,开拓创新,按照“抓培训促创业,抓创业促就业”的工作思路,以扶持残疾人自强创业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开发就业岗位、促进残疾人就业为目标,努力让有志残疾人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员,坚持强培训、重服务、树典型、拓新路,全面开展了残疾人“自强创业、精准就业”行动。

    2016年,在农村仅养鹅帮扶项目,投入专项帮扶资金400万元,扶持带动全市农村贫困残疾人就达2600多人(户),增收1200多万元;在城镇安排就业扶持资金300万元,通过扶持残疾人创办的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个体创业等项目,全市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1050人。2017年,将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扶持开展养鹅、养兔、种植金丝贡菊等项目,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可达3000多人(户);计划安排专项培训就业资金400多万元,以扶持残疾人互联网就业为重点,线上线下相结合,拉动按比例就业、家庭手工业、农村电商、辅助性就业等,帮助每一个有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通过劳动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廊坊市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逐步形成了以点带面、层次互补、统筹发展的立体化网络型工作格局。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以创新为抓手,铺就残疾人就业“小康路”。一是培育基地孵化功能,促进居家就业和个体就业。近年来,市残联充分利用政策和项目优势,引导和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和发展残疾人就业基地6家、扶贫基地12家,培训基地8家,充分利用基地资源,发掘其辐射带动作用,将其培育成为贫困残疾人精准脱贫、精准就业的主阵地。二是发挥社会化服务功能,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积极动员爱心企业开发集中就业岗位,促进残疾人就业。各级残联主动联系福利企业,为福利企业无障碍设施设备改造、享受优惠扶持政策等提供贴心服务,稳定和扩大福利企业残疾职工队伍。鼓励残疾人企业家招聘残疾职工,同时推动农村经济组织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三是发挥互联网优势,促进残疾人网络就业。2016年,我们利用廊坊紧邻北京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专业电商公司或有互联网业务的企业开展了合作,积极探索网络经济与残疾人就业的结合点。为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互联网就业,我市研究制定了《廊坊市残疾人“互联网+”就业(创业)工程实施方案》,2017年开始,集中两年时间组织实施残疾人互联网+“1238”工程,即扶持100名残疾人云客服,建立2个残疾人互联网(电商)服务平台、30个残疾人淘宝店或淘宝合伙人,通过专项培训,帮助800名残疾人互联网就业创业。

    以培训为手段,提供残疾人就业创业“通行证”。市残联通过整合优化培训资源,推行板块式就业培训和“一条龙”式就业培训服务等措施,变“输血”为“造血”。一是突出政策性,规范培训项目。市残联每年都制定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与实用技术培训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要求,加强督导,确保落实到位;为全面统筹规划“十三五”时期残疾人培训工作,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市残联与市人社局联合印发了《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明确了“十三五”时期的工作目标、培训对象、培训重点,强化培训工作实名制管理。二是突出广泛性,建立培训网络。在人社部门的支持下,依托社会办学力量,培育建立了以职业院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的国家、省、市三级残疾人培训基地8个,设置适合残疾人的专业培训项目达25个,对残疾人免费开展专业技术培训。三是突出灵活性,办好流动课堂。以农业科技志愿者队伍为依托,送知识进村户,通过与农业、畜牧、科技等部门合作,每年组织种植、养殖专家农闲季节集中或深入残疾人家庭,为从事种植、养殖的农村残疾人提供不定期的及时服务,问诊把脉、解疑释难,并建立完善了“专家+基地”、“专家+带头人”的帮扶机制,确保了帮扶效果,同时积极鼓励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城乡残疾人以及处于创业初期的创业者参加创业培训。2016年全市开展了职业技能类、网络服务类、手工加工类、农业技术类、创业类等各种需求的培训班20多期,培训残疾人4800多名,培训后的就业率达到80%以上。

    以服务为核心,搭建残疾人就业创业“连心桥”。一是发挥创业带头人作用。在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中,我市培训基地、福利企业、残疾人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年来,我市通过培训和扶持,发现培养出王元顺、欧阳作让、纪永奇、宋健康等一批残疾人企业带头人,并热心真诚带动身边残疾人就业创业,通过这些先进事迹、成功经验和真情爱心,影响带动了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脱贫致富。二是撬动扶持资金杠杆作用。市场经济下,加大就业扶持资金投入对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作用十分明显。一方面强化了培训基地、就业基地、扶贫基地的孵化功能和孵化效果,市、县财政部门每年都安排数百万元专项培训资金,市财政局、市残联出台了《市级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按标准要求给予培训基地、就业基地、扶贫基地补贴奖励,调动其扩大安置带动规模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发了残疾人自主创业热情和信心,2016年安排专项资金50多万元,对150名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每人给予5000元自主创业资金补贴,使其稳定发展,为充分发挥残疾人企业家的引领示范作用,2016年专门安排预算资金240多万元,重点扶持残疾人创办的集中安置残疾人的企业。再一方面提高了社会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市加大了用人单位年审力度,提高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约束力和积极性,同时对用人单位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本单位职工总数1.5%比例后,每多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按政策要求给予该单位5000元的奖励,鼓励社会单位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三是落实好扶持残疾人就业法规政策。在制定我市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冀政发〔2015〕30号)和《残疾人就业条例》实施办法中,加大残疾人就业的保障和扶持力度,使“普惠”加“特惠”政策落到实处,全面落实就业扶持保护政策,巩固扩大残疾人就业创业成果,逐步完善残疾人就业社会保障措施,提高就业残疾人享受社会保障品种和标准,提高残疾人就业的稳定性。四是营造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通过设立专栏、专版,印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各级政府扶助残疾人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通过设立制作专题节目,召开座谈会、表彰会等方式,广泛宣传残疾人创业就业典型,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就业的认识,同时引导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增强自主创业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残疾人就业的良好氛围,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健康有效的开展。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总结我市扶持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基本模式是:扶持规模企业带动个体创业就业、再扶持个体创业扩大规模,集体带动个体、个体壮大为群体的滚动发展良性循环机制。坚持每一个培训就业项目的规划设计都结合实际、着眼当前、立足长远,以稳定和促进残疾人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精准帮扶促进残疾人就业,作为全面小康的根本保障抓实抓好。如今,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正享受更加精准、更加贴心的就业政策支持,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过上安定、体面、幸福的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