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里幼儿教师《每天和幸福有约》

11.06.2014  12:40

□本报记者 黄蓥/文 李志华/图

央视记者的采访让一句“你幸福吗”风靡开来。如果当时有人问到石家庄某幼儿园教师朱文清,她的回答会很直接:“幸福,活着就很幸福。”从未受过美术训练的她还坚持天天画幸福,记录和收集生活中每个快乐细节,近日她的系列手绘作品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每天和幸福有约》,被称为中国第一本手绘漫画日记。

画幸福是想留下精神财富

朱文清出生于1967年,英语专业毕业的她2000年成为幼儿教师。她平时很喜欢看书,经常在报纸上发表些人生小感悟,当老师后天天看着孩子们涂鸦,也让从小就喜欢画画的她重新燃起了绘画的兴趣,特别是2009年看到日本漫画家高木直子的绘本后她颇受启发,开始尝试用漫画形式记录自己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的趣事,如今已经画了30多本,刚出版的《每天和幸福有约》就是2013年的结集。

翻翻朱文清画的快乐日记,记者也忍不住乐,几乎是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小事,朱文清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总能从中发现喜剧元素,娱乐自己也娱乐别人。譬如给婆婆炖鱼一不留神把鱼炖烂了,她告诉老人这道菜叫“烂鱼(滥竽)充数”,婆婆也乐了,那天的日记名字是《给每道菜起个好名》;再譬如一摊鸟粪掉到头上,她称之为喜从天降:“这是天使(屎)在召唤。”那天日记的名字是《让岁月如夏花一样灿烂》。

每天搜集一点快乐,串成一生就是一生的幸福”,朱文清告诉记者:“选择画日记没想出版或是展示,就想在书橱里都是我的画,将来留给孩子。给孩子钱会很快花掉,但精神上的东西会留下来。一个人学会内心丰富和强大,处在什么环境都能找到乐趣。

更想传递生活方式

每天和幸福有约》的责编郭俊这样评价朱文清,“不是说她画得有多好,但书里的生活方式值得推崇,当下没多少人静下来关注自己的心灵。”朱文清也告诉记者,出书固然令她高兴,但她的目的是想传递一种生活方式。“希望人们关注心灵成长,经营幸福生活。

朱文清说走在大街上会经常观察路人:“很多人都没有笑脸,表情或是茫然或是焦虑,原因还是不容易满足,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有人说我画的那些就是天天生活在童话里,我说没有童话有什么意思?难不成来这个世界,吃饭为了睡觉,睡觉为了吃饭。应该关注一下自己的心灵,想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和大家一样,朱文清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生活中她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顶梁柱,工作中她是时时呵护孩子们的猪猪老师:“每个人都有烦恼,我们都无法控制和左右,能做的就是选择什么态度应对。

随着朱文清的绘本人气渐涨,如今她也在尝试与同事、朋友一起做幸福事业,“我们办了个‘幸福家庭俱乐部’,希望能跟孩子和家长展开互动,通过公益讲座等形式,让家长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我们改变不了环境,可以让自己心灵健康起来,足以承受各种压力。”朱文清笑说:“我希望让周围的人都开心,这样我也能开心。

再回到本文开头的那个关于幸福的问题,朱文清说她的回答来自于美国的塔莎奶奶,这位活到92岁的知名插图画家住在农庄,除了画画写书还坚持每天劳作,她曾说:“幸福就是满足的心灵。仅只是活着,就值得感谢了,不是吗”?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