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自主创新示范区与自贸区联动发展

19.01.2016  11:44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一定要牢牢把创新抓在手里,把创新搞上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断,为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当前,广州正抓紧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加快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建设,嵌入全球创新链条、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此次全会释放强烈信号,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如何走,广州了然于心。未来五年,广州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市场导向,打破路径依赖,突出价值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营造优良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当好珠三角创新驱动发展的“领头羊”。

●南方日报记者 陈思勤实习生 陈郎洲

1.双自联动机制建设

建立自贸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机制。抓紧出台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方案,实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三年行动计划。

●解读政府的利益关系要作相应调整

在广东省社科院教授丁力看来,“双自联动”从大的方面来讲,是要用开放倒逼改革,用改革促进开放。“现在看来,GDP、TIPP都对政府和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同时也是创新的要求;从小的方面来讲,提出的背景一方面是两个试验区本身都同时提出对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未来广州的航空、航运、金融等的发展,对贸易区和创新示范区都提出了要求。

我的理解是这个试验区所面对的共同问题的突破,才是联动的核心问题。”丁力建议,要想让“双自联动”实现1 1大于2,助力广州经济发展,首先是政府职能转变。“现在政府不能把转变仅仅放在审批制度改革上。政府的利益关系要作相应调整,包括财政体制都要有所侧重。

其次要把握的重点就是国有企业改革。自由贸易区要求无论是什么样的所有制都应该成为合格的竞争主体。而国有企业现在离这个要求还很远。

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自贸区、创新驱动所需要的。但现在广州面临的问题是区域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做得还不够。丁力表示:“创新不是简单地关起门来干,而是谁来买单的问题,跟要素市场能不能一体化、自由流动有很大关系。

2.创新空间

整合优化创新空间,形成点(载体)、线(走廊)、面(枢纽)相结合的创新空间和产业布局。

●解读“”需要市一级政府统筹

来自广州市科创委的信息显示,近5年,广州国际技术合作平台从8个增至39个,世界级源头创新与产业化活动开始向广州汇聚。仅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就落户了三星通信研究院、卡尔蔡司研究院等一批跨国研发机构,英国天祥、瑞士通标等20多家国际检测认证机构亦入驻发展。

国际创新资源汇聚,以何承载?广州高新区、中新知识城、科学城、智慧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生物岛、大学城、国际创新城、南沙明珠科技城连成一线,广州科技创新走廊已然成型。

丁力认为,广州高新区、中新知识城、科学城等这些“”在产业布局分工上各有特点,连接起来后广州科技创新走廊这条“线”已具雏形。关键是如何由线到面发挥辐射作用。

丁力表示,“”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个是指广州市创新的基本面,也就是创新的基本格局。另外可以理解为广州市的整个区域创新体系。“现在广州从点、线上都能看到成果了。但是从面上来说还是差一点东西,统筹的力量还是比较弱。

面涉及到很多东西,比如说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在哪些关键领域创新、支撑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完善等等。”他认为,这些都是市一级政府要统筹的。如果以前是培养创新的增长点,通过上下左右的联系形成一个创新资源行走通道的话,那么现在就是在全市的层面上对创新资源进行整合和统筹。

3.创新主体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发挥企业创新作用。实施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形成初创型企业、高成长型企业、领军型企业共生发展的金字塔型的创新企业结构,发展若干内生根植性强的创新集群。

●解读创新主动权要真正还给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是‘牛鼻子’,必须牵!”在广东省科技厅厅长黄宁生看来,高新技术企业是标志,其数量是体现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
  据统计,去年一年,广州新增了263家高新技术企业。“最多的是深圳,第二位是广州。”黄宁生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广州还有巨大的潜力。
  去年,广州推出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行动计划,到2017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00家,总数达到2500家。在2015年至2017年间,广州市将投入近60亿元财政经费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补贴和奖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最多可获得180万元的补贴和奖励,支持力度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资金的大量投入可以看出政府的‘诚意’,但关键是如何用好这笔钱。”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建议,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科研经费投入的方向和结构,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调整科研经费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广州市科创委主任马正勇表示,从2015年开始,广州科研经费投入将发生重大调整,广州市科研经费目前投入到企业的比例约为70%,下一步将达到并稳定在80%。同时,发挥市场在科技创新中的决定性作用,使企业在创新驱动中的主体作用真正落到实处。“政府不再微观干预企业科技创新的具体事项,只要企业进行了科技研发就进行补助,把主动权真正还给企业。企业知道市场在哪里,用户在哪里。

4.创新载体

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打造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的重大平台。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倍增计划,做强一批龙头专业孵化器。推进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积极争取重大科技设施、平台落户广州,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

●解读吸纳创业企业时要有准确判断

去年10月,科技部火炬中心网站公布了2014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评价结果,广州16家国家级孵化器参评,有7家被评为优秀(A类),成为全国国家级孵化器优秀数量最多的城市。
  在马正勇看来,过去有的孵化器发挥不了支持创新创业的作用,是因为孵化器变成了“二房东”,靠租金过日子就满足了。等到真正有需要“孵化”的创新项目时,由于签了租赁合同,低档次企业赶都赶不走。
  “今后广州将实现科技与平台结合,政府将鼓励和引导专业孵化器的建设,如面向智能装备的、面向生物医药的。建立专业型孵化器,在吸纳创业企业时有准确的判断,并制定准入原则。”马正勇说。
  近年来,一批科技创新的“奇兵”——新型研发机构应运而生。广州的天河、萝岗等地,有关物联网、云计算、生物医药的新型研发机构正在崭露头角。它们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三者之间开拓了一片新的空间,使产学研结合得更加紧密。
  冠昊科技园董事总经理张倩认为,新型研发机构首先是开放的平台,能够整合人才、技术、研发等环节,为高校科研和资本牵线。其次是产业组合能力,机构要具备整合能力,不只有专利,还要产融互动,撬动社会资本投放到科研项目上,实现科研、产业和资本的三方对接。
  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的意见》,广州市政府每年在市科学技术经费中原则上安排不少于2亿元资金,用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启动建设运营、持续建设发展和对新型研发机构创新成果产业化进行奖励。

5.创新生态环境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创新生态环境。要把握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规律,加大在财政资金、市场准入、融资、用地等方面支持力度,构建并落实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努力驱动“双创”活动,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科技小巨人企业顶天立地的局面。
  ●解读广州下一步要更加重视“四众
  就在今年1月4日,美国著名商业杂志《快公司》中文版评选出2015年度“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广州有13家企业上榜。
  这绝非偶然。多位当选企业负责人表示,广州有开放包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有创新土壤和宜居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政府大力支持创新,对创业者具有巨大吸引力。亚洲吃面文化有限公司创始人胡传建感慨:“以往在别的地方,创新往往多停留在idea的层面,但在广州,我的很多idea都成了现实!
  但是,广州创新的短板仍然存在,研发投入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技与金融“两张皮”等等现象有时会为“双创”热潮泼上一盆冷水。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企业是主体,城市是载体,环境是关键。去年广州出台“1+9”创新政策。这些措施包括完善创新支持体系,解决科技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痛点”;深化产学研协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等。
  黄宁生建议,广州下一步要更加重视以“四众”(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促“双创”,同时,加快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并加大国际化产学研合作的力度。
  当前,广州针对企业生命全周期特别是种子期和初创期开发出各类金融扶持“产品”。既有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信贷、科技保险,又有多层次资本市场。截至去年底,广州全市完成挂牌企业121家,其中,新增企业85家,15家企业通过新三板定向增发、做市服务等实现直接融资6亿多元。
  毫无疑问,广州是华南的“大脑”。如何把丰富的高校科研资源化为区域科技创新的动力,是广州面临的重要课题。
  陈广汉认为,一个科技成果的转化链条,离不开创造和提供科技成果的“供体”(研发机构)、接纳并物化科技成果的“受体”(物质生产企业),以及沟通供求双方关系的“媒体”等三大环节。“因此,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按照企业‘订单’来确定研究课题,开发课题研究。